比特学徒番外#1. 「苹果在教我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正确方式」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批判电视的发明。他认为电视节目在播放的时候是线性的,观众不可能在某个信息点上停留太久,所以电视节目都是播放那些可以被瞬间理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注定是不可能有深度的。他认为图画要求我们诉诸感情,而不是理智:「从照片到电影,最后到电视,一个候选人的形象变得比他的纲领更重要,一个产品的外形变得比它实际用途更重要」。

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中批判了互联网。他认为互联网技术使得人们的大脑越来越习惯于在多任务间切换,「当我们上网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鼓励粗略阅读、三心二意、肤浅学习的环境」。

在两千年初,网络刚开始普及,网吧开始兴起的时候,电视里是经常会有关于「网瘾」的报道的,很多家长认为网络对于小孩是洪水猛兽。现在这种想法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呢?

现在有些同学会认为某种程度上人成为了手机的奴隶,我还是比较同意这种说法的。不过我还是对人类抱有信心。以手机而言,在无聊的时候,我也会不断地刷社交网络和一些常去的网站,一天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就会产生愧疚感,觉得浪费了时间。有人在讨论陌陌为什么会流行起来的时候是这么解释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在我们身上,我们跟手机交流的内容也只有自己知道,这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性和私密性,人们一直都有的欲望比从前更容易得到实施。确实是这样的,手机的便利性是中立的,人们可以用来随时随地背单词,也可以用来随时随地消费无用内容。


比特学徒番外#1. 「苹果在教我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正确方式」_第1张图片
The Song

苹果的很多广告我都很喜欢。比如2014年的圣诞广告「The Song」讲述了一位女孩找到了奶奶半个世纪前录制在胶片中的一首歌,她将歌曲导入到电脑,混合上自己的歌声,制作出一个奶奶与自己二重唱的版本。在节日里,女孩将这个二重唱作为礼物送给了奶奶。奶奶一边听着,一边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自己和自己的爱人,眼泪流了下来,而女孩也因为奶奶喜欢自己的礼物而欣慰地微笑。

2013年的圣诞广告也很有创意,一个男孩总是在聚会中与家人格格不入,独自在玩手机。在圣诞那天,他把手机分享屏幕到电脑,开始播放一个影片,影片里是过去各种聚会中,家人欢笑的场景,看完之后家人有的会心地笑了、有的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有的送给男孩拥抱。这个影片题为「误解」(Misunderstood)。


比特学徒番外#1. 「苹果在教我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正确方式」_第2张图片
「误解」中感动的哭了的小女孩

目前在 Apple 主页上,「Everything changes with iPad」的广告,Apple Watch 的一些列广告「Us」、「Rise」、「Up」也都很值得一看。

我觉得这就是科技的应有的形态,苹果在传递正面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在教我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正确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特学徒番外#1. 「苹果在教我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