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认知的是与非

数据认知的是与非_第1张图片
数据认知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学家韩非子就写过一个《郑人买履》的寓言: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他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刚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故事原本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

        但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驱动我们做出决策的底层因素是什么?是自身的感知?是客观的数据?还是旁观者的建议?又或是我们心里笃信的认知依据?猜测总总,但终其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决策数据的可信度。郑人买履这个故事里存在两个决策数据,一个是“他照着自己的脚画了一个鞋样子”,这是明确自己脚大小的数据;而另一个是他自己自带的数据,就是他的脚本身。依赖这两个数据,最终都能达成“买鞋”的目的,但结果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却那么不可置信,匪夷所思:那个郑人更愿意相信那个亲手测量的数据,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

        我们把那些积极的,动态的,所见即所得的数据,称之为“积极数据”,就好比郑人自己测量的鞋子大小的数据;同时,我们把那些,所见非所得,隐藏在事物本身的数据,称之为“消极数据”,就好比那个郑人的脚本身。

        我们是不是也越来越像这个郑人,用越来越多的“积极数据”来取代我们本身拥有的各种“消极数据”呢?

        诚然,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生活每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各种数据,我们能从这些数据中获得许多便利:比如,到了陌生地方,地图导航给我们传递的定位信息数据,让我们从此有了方向感;比如,天气预报的温度数据,让我们提前感知冷暖,并做好预防;再比如,去医院体检,报告单上反馈的那些体征数据,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提前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或饮食习惯,使我们生活更有质量。

        我们不断用这些数据指导我们的生活和日常行为,慢慢地这些数据逐渐开始接管我们的生活,乃至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

“积极数据”是我们感知已知变化的预警器,但也是左右我们未知行动的干扰器。

        说到底,数据背后解读的还是人,是我们的理解让这些数据,变成了为我所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但也正是因为解读的差异,这些“积极数据”同时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准则,行为处事,甚至是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手机没有计步功能之前,我们每天虽然也在走路,但是并没有特别关注“我今天走得多了还是走得少了”,因为我们非常清楚知道“走得多还是少”。但自从出现了计步器,很多人每天都以步数的多少来衡量今天走路是否达标,好比每天至少要走1万步,只要数据达到这个值,今天就算交代了,至于怎么做到1万步不是那么重要。更有甚者,为了实现每天在朋友圈步数第一,就想尽一切办法,把手机绑在各种设备上增加额外数据,从而每天总能在朋友圈高居榜首,乐此不疲。

        人们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依赖这些“积极数据”能引领我们达到理想的彼岸,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不知的是,这些数据也在赤裸裸的揭露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原始本性——欲望。

        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

        “积极数据”背后,往往隐藏着人们的欲望,隐藏那个难于启齿的虚荣心,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有利于自己的数据,更愿意接受当下获得的满足感,更愿意事情按着自己的意愿发展。所以,很多“积极数据”只不过是自证心里预言,并非真实反映。而那个深藏在事物背后,洞悉事物本质,真正反映事物特征的信息却不轻易为人所知。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就是你在跟一人沟通交谈过程中,能明显感觉他的涵养,他的积累和他的经历。因为他的言谈举止,无不体现他的特征,体现他的自有的”数据属性“——气质。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也正是这样的属性标榜这个人的价值。但类似这样的属性,却无法通过”积极数据“而被人直接解读的,可往往这些属性是起决定性的,并传递给我们背后的信息,使我们能真实的感受到。又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就能准确的叫一个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者“哥哥”、“姐姐”,而且一般都不会叫错。这些人脸上并没有刻画任何数据,但都能通过我们的感知捕获到。

        这些隐藏在事物及个体背后的“消极数据”,才是大道至简,决策至上的第一指标。但往往人们还是不断用”积极数据“来取代“消极数据”作为我们认知判断和行为准则的依据。

        经常看到有些企业招聘写着“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硕士优先录取”,具体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学历却没有特别说明,但如果不这么写,总感觉企业要低人一等。不可否认,学历数据,能体现你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积累,但试问下,是否学历高就意味着能力高,是否学历高就意味着对岗位的匹配度就更高,对职位的能力要求就更契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无疑是资源为王,无疑是业务纯熟决定岗位高低,无疑是隐藏在学历背后的“消极数据”——态度、人品、能力决定价值。而用学历这种“积极数据”来替代能力这样的“消极数据”的用人标准,只会让企业陷入窘境。 这样的招聘要求,势必会错过很多优秀人才,错失企业增值的机会,殊不知,他们在用这些标准过滤人才的同时也过滤了企业的未来。

        反观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为人处事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旁人、同事,甚至是领导的非客观评价,或者说是对我们能力呈现的偏见。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辩驳,澄清,并花大量的时间,收集各种“积极数据”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否定别人的判断。因为我们不愿接受“负面”和“刺耳”的评价,也不相信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价值呈现,更无法过滤抵触情绪,认真识别他人话语中积极和善意的一面。我们没有努力寻求自身的“消极数据”,我们有的只是“遇人不淑”和“怀才不遇”的内心挣扎。殊不知,我们在用这些“积极数据”证明自己的同时也错过了让自己提升和成长的机会。

        回顾那个郑人买履,我们觉得可笑,不值一提。自认为只要受过教育的人,都不会做这种蠢事,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认真审视自己的时候,我们何尝不是那个郑人,每天都期望用那个测量的“积极数据”来左右我们的思考和决策,来佐证我们的过失和荒谬,来填充我们的虚荣和欲望。


数据认知的是与非_第2张图片
郑人买履

        我们还用各种指标构成的评估体系和评价系统来认定一件事,来判定一个人。殊不知,这些体系和系统本身就是自带偏见的。反过来,那些在各种各样的评估体系里得分很高的人,虽然拥有非常好看的“积极数据”,但这个积极数据掩盖的很可能是他非常糟糕的“消极数据”,比如我们说的“高分低能”,“高考状元的落魄结局”,都包含着这个问题。

        企业要经营,人生也要经营。人生的经营必须要保持好“消极数据”和“积极数据”在你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平衡。你不保持这种平衡,就会完全被“积极数据”所绑架。最后你会发现,你的所有“积极数据”都表现很好,但你自己却是一个失败者。——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数据本身不带任何是非属性,但它却左右我们的认知是非,愿我们都能用心着眼于“消极数据”,唤醒属于我们的积极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认知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