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熊孩子引发的思考

今天坐在合肥到北京的高铁上,整个12车厢有上十个孩子,以前光听人说熊孩子熊孩子,今天算是真的见识到暑期放羊的熊孩子。从上午九点半起,身边的过道就一直有孩子疯跑,呼来喊去,前后排也一直有孩子尖叫哭闹。这些疯闹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带着看护,也许是北方找打工的父母过暑假吧,他们都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吧。相比起来左手边由妈妈亲自看护的孩子显得安静许多,看着自己的手机游戏,也没有跑出跑进。列车工作人员就在车厢播放语音提醒各位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跑闹,注意安全,可这根本就无济于事。嘈杂的车厢,在各种叫喊声,喧哗声中,三个小时后我仿佛也变得习惯。

想想那会去日本的时候,回忆起坐地铁坐JR的时候,日本的车厢实在是挺安静的。也许是孩子比较少,也许真的是长期的训练教导,形成了孩子们安静乖巧的习惯。以前看过新闻,听说日本的小学,很小就给孩子们做地震演习训练,首要孩子们记住的就是大家不要慌乱,听指挥,少说话。日本人的社会气氛虽然是有点压抑,但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有规则感,他们长期以来形成了约束自己方便他人的文化习惯。在公共场合给人添麻烦,在他们的文化中是觉得很难为情的。由于日本是一个国土资源稀少,资源稀缺的国家,必须要在良性循环,良好分配规划的前提下,大家才能获得各自的空间,他们格外在意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感,所以也格外在意公共空间大家文明的共处。

相比之下,真的感觉,中国有点暴殄天物,地大物博的我们,好像从来不担心空间的不足。在公共空间,地铁车厢,车站,广场,大多数中国人永远都是这山喊到那山得音量,这样的社会气氛,确实太热闹了,也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来,社会的浮躁气息。

这种浮躁的气息蔓延到了人们的行为,神情上,说得多了,专心思考的时间就少了。这样浮躁的粗放型生活理念,从农村,到城市,从老人到儿童。熊儿子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都说孩子是家长的缩影,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心智,无比浮躁的,无比单薄的熊大。家庭教育是孩子得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判断,是非对错观念也影响了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

谈到这些,仿佛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可是,当我看到了,那些老年人大包小包,油头土面,抓着自己的小孙子满车站到处跑的时候,就觉得,这个问题,即便是发现了原因,也很难解决。

他们的父母去哪了?他们神色如此慌张?蛇皮袋里带的是家里的土特产,半百老人的衣服并不清爽,脸上是中国人常见的土黄色。这是带着孙子从家乡出来北上探望自己正在大城市蜗居做苦力的孩子吗?中国有这样多的人,还在苦苦的贫困线挣扎,生存还没解决的时候,让他去解决言行举止的得体,文明,的确也是强人所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车上熊孩子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