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部过去的历史都不可能剥夺这个事实:我仍旧有选择的机会。 ——莉丝•莫里
1
第二次看美国著名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该影片改编自美国励志演讲家莉丝•莫里的自传。
莉丝198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贫民窟,父母均是瘾君子,有一个姐姐。
这是她的出身。
母亲被抓进精神病院不久,加之莉丝自己在上小学时经常逃课,被送进疯人院。
15岁时母亲去世,从15岁开始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母亲去世之后她重新回到学校,就读于一所私立高中。用两年时间学完四年的课程,最后拿到纽约时报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
大家觉得励志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这样一条路线:出身贫穷(甚至父母还是瘾君子)——跻身哈佛大学。
可是第二次看这部电影,加上看了原著中莉丝的童年部分,还有她在TED中的演讲,我觉得体察爱的能力、选择和执行力才是这部影片真正想表达的,或者说这部影片想告诉我们,莉丝从贫民窟走向哈佛的不可或缺的是这三种品质。
2
影片开头一幕是莉丝申请纽约时报奖学金的面试场景,说的最后一句话是“l never forgot that she loved me, even if she did it.”(我从来没有忘记她爱我,即使她忘记了。)
她说的是她母亲,尽管她母亲13岁离家出走,染上毒瘾,因为毒瘾拿救济金去买毒品,而让她们姐妹食不果腹;被抓进精神病院,从精神病院回来后回到自己父亲家住,因为父母无抚养孩子的能力,莉丝被送进疯人院,直到十几岁才回来,回来后却无家可归,只能和朋友(接头少年)风餐露宿。
莉丝的原生家庭除了贫穷,还有父母吸毒,上溯到父母的原生家庭,都充满贫穷和暴力。
这样的原生家庭随便哪一条都是人生难以承受之重。
可是莉丝在这样的家庭里,依然常说她爱母亲,母亲爱她。
在她说母亲爱她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很简单的一幕:小时候和母亲坐在滑板上从山坡上滑下来,两人都笑得很开心。
而她也说,“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
她在原著中也写道,“就算他们不努力去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也不会在意,因为我不知道除了父母的爱之外我还需要什么。”
一个在我们看来糟糕到不能糟糕的家庭,在她眼里看到的更多的却是爱,而非抱怨。
是不是爱占满了她的心,抱怨才没有立足之地?
反观我们,是不是只知道抱怨父母没能给我们锦衣玉食的生活,没能让我们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是要花费大半辈子寻找通往罗马的道路,而没有看到父母把能给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3
母亲去世后,莉丝选择回到学校。
后来在遇到她最好的朋友时,她曾劝好友也上学,可是好友对此不屑一顾。
说到选择,不得不提莉丝父亲的经历。(这在影片中没有具体表现出来)
莉丝的祖父母离异,她父亲跟着祖母生活,母子关系疏离。她父亲高中时染上毒瘾,大二时退学,曾贩过毒和止痛药。
不管是莉丝和她好友的对比,还是和她父亲的对此,都体现了相似的境况,不同的选择。
她在演讲中说,“我全部过去的历史都不可能剥夺这个事实:我仍旧有选择的机会。”
她和好友都一样无家可归,可是她选择的是读书,她的好友选择的却仍然是流浪。
她的父亲选择的却是暴利的非法途径,最后他们的结局也自然不相同。
不说所选就一定是最后的结果,但至少选择是一切可能的前提。
4
决定读高中后,莉丝敲响了面试的每一扇门,每一个学校。
她相信,“只要持续敲下去,最终,会有人对你说‘是’。”
因为17岁开始读高中,为了提前完成高中四年学业,莉丝决定两年要完成所有课程。
为此她参加早读班、常规学习班、课后补习班、连续学习班。
在餐厅洗碗时,把学习材料贴在墙上,边洗碗边看。
早起在去学校的车上看书,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老师的办公室。
这就是莉丝强大的执行力。
她不仅懂,还做得到。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说的“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没有执行力,任何道理和计划不过都是空想,如何能过好这一生?
第一次觉得一部励志电影如此亲切,我们同样是女孩,同样知道贫穷是什么滋味,同样选择读书这条道路。
最重要的是电影到莉丝步入哈佛后就结束了,没有后续工作的部分,因此没给我任何陌生感。
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仍然是无字幕版,收获了能听懂70%左右台词的满足感,看到了莉丝身上体察爱的能力,不管身处何境都有选择的自由。
你呢?收获的一定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