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长小的那一天

是不是有那么一个瞬间,你也不想长大?不想面对衰老和死亡,不想面对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波涛汹涌——我也是。

等我长小的那一天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微博@林田lisa

早起刷空间,看到朋友给我留了一条言,说第一次见到有人为生日伤心难过。

那个为生日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我。

其实想想,小时候的我还是很喜欢过生日的。

喜欢牵着妈妈的手,走进一家奶香四溢的蛋糕店,选一款喜欢的蛋糕样式,趴在玻璃窗前,看着蛋糕师给蛋糕打上厚厚一层香软的白色奶油,抹上薄薄一层水果酱,雕出繁复好看的花纹样式,摆上满满一盘樱桃芒果草莓火龙果,再插上几片巧克力和一块生日牌,写上“生日快乐”。

喜欢被小伙伴们簇拥着,在关了灯的暗黑房间里,在忽明忽暗的烛光掩映下,听着一声声重复的“祝你生日快乐”,双手合十,在心里默念着几个早早准备好的心愿,认真而又庄重,“呼!”地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眼笑眉开。

喜欢收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礼物盒子,缠着各色绸带,扎成飞舞的蝴蝶结。每拆开一个盒子,都带着一份小心翼翼的期待和惊喜。还有附上的一张张写满了祝福的明信片,温暖柔软,庆贺着新的年岁到来,期待着长大后的美好日子。

是了,小时候的我们之所以喜欢过生日,是因为我们盼望着长大。

对小时候的我们来说,“长大”好像总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因为遥不可及,所以令人向往。

就比如我一度渴望长大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想要养一条小狗:雪白的毛色,毛绒绒的一团球,扑到我怀里开心地打滚。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那个时候,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着,长大了,就可以去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不用再受大人的束缚,潇洒自在。

满怀憧憬地,渴望着一方崭新的、生机勃勃的天地。

前几天重温一档中学时看的节目,听到林志颖的《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突然想起,上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还觉得十七岁距离自己遥遥无期。怎么一个不经意,我就已经离开这段年纪了呢?

想起几年前读过的一首诗。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只有人/在走近死亡的时候欢呼/不管过年/还是过生日/我们都离死亡近了一步/我们庆贺

每年每月,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走向衰老和死亡。只是平时倏忽而过,不易察觉。而生日就是如同节点一般的,警醒这件事实的存在。

仿佛一双无形的大手,扯起你的耳朵,对你大声呼喊“喂!你又大了一岁啦!”生拉硬拽着,把你拖进一个光怪陆离的、波涛汹涌的世界。管你愿不愿意。

所以说,面对生日这件悲伤而又严肃的事情,人们的欢笑和祝福,与其说是在庆贺,不如说更像在是用集体的狂欢,去抵抗衰老的痛苦。是忘却死亡的糊涂。

随着一个个的生日过去,我们慢慢地、慢慢地,学会了怎样用插科打诨、撒泼俏皮来掩饰自己,掩饰内心深处极度的不安定。惶惶不可终日。我们掐算着周围人的所思所想,按照能被环境所接受的方式去低声细语、去放声大笑。压制着心底的惊慌和犹疑。

因为知道苦大仇深的样子不会为众人所接受啊,更不会招人喜欢。所以表现得阳光开朗、积极向上。戴着镣铐一般,去说中规中矩的话,做本本分分的事。终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泯然众人。

每每想到这里,就感觉到一种莫大的悲伤,难以抵挡,无法抗拒。

多羡慕《时光倒流的女孩》里的主人公莉兹啊。死了之后发现自己躺在一艘大船上,去到一座叫做“时光倒流岛”的地方,从此,在那里过上了一天天变小的生活。

如果可以,多希望现实生活能像书中所讲的那样——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很久以前,曾经看到过一首诗。题目叫《等我长小的那天》

对这个题目,我实在是喜欢得不得了啊。虽然中间的文字略稚嫩,但是其中的美好期待,是我所多么憧憬的呀。

所以,就让我用这首诗来作结吧。

等我长小的那天,花儿会越开越大,云彩会越来越白,月亮会越来越亮,妈妈会越来越漂亮;我再长小,就一下子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去了。

妈妈的肚子就是我的城堡,我回到我的城堡里了,我在城堡里睡觉,一觉睡到太阳落山。蟋蟀呀,燕子呀,小狗呀,小猫呀,都在我的城堡里等我醒过来,等我和他们做游戏;我的小玩具呀,芭比娃娃呀,也都会在我的城堡里等我醒过来,等我给他们施展魔法解除魔咒,他们全部都会活过来,像人一样又哭又笑地活下去。

可是,亲爱的伙伴们,我还没睡够呢,怎么办呀?

这个问题好办哪,你们就耐心等吧,等我长小的那天。

我清楚地知道,没有谁可以永远是孩子。但我还是想保留一些不合时宜的期待,还是想固执地期待着自己长小的那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等我长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