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事例(续)

湖南西北部的武陵源

旅游+扶贫

      亲子游、自驾游、背包游、生态游、探险游、户外体验游。

      武陵源在建区初期,4.5万左右人口基本都为贫困人口,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基本温饱都不能解决。

      依托旅游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数2万多人。从事交通、餐饮等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中来自本土村(居)民的占28.8%。

      2015年,武陵源景区旅游规模突破1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正是依靠“强势”旅游业的带动,武陵源区扶贫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前列。

      武陵源区已经有24个村摘掉了贫困村帽子,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00万,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贫困人口降至3516人,贫困发生率降到7%。

特色农业:

      中湖鱼泉贡米、天子山辣椒、协合菜葛菜葛、索溪峪西兰卡普土家织锦织锦等。

贵州黎平县

特色旅游模式精准扶贫

      中国的传统村落在黎平县占比最多,全国2225个传统村落中黎平占有90个古村落。

      黎平县的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肇兴侗寨为核心的“百里侗寨”文化旅游景区;二是以翘街古城为核心的红色历史文化景区;三是以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的自然风光。黎平县2016年上半年共接待2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2亿元。

      堂安寨侗族生态博物馆,“活着的生态博物馆”。

      滚政村内的传统文化,原始纺纱织布、缝衣、编腰带等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民风风俗。

      采用“众筹+民宿”的模式,把老百姓古旧的房子,通过网络召募让其他人来建设,把整个住宿环境改造成民宿。

      地扪村则实行“文创+社区(村)”,贵州黎平当地生产的一些土特产以及手工艺品,加传统文化,用自己的手工艺品获得收益。

      “腾讯为村+乡村特色”,铜关村的电商,基于腾讯微信,以“为村”平台为依托,以“为村市集”微店为纽带,将互联网与铜关连接起来,将铜关的特色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与市场连接起来。

陕西洛川

"小苹果"生出"大产业"

      苹果是陕西这个古老省份最具优势的新生支柱产业,而洛川苹果则是陕西苹果中的佼佼者。

      洛川县旧县镇的洛阳苹果标准园,标准园所在的洛阳村有125户共505人,土地980亩,其中350亩为盛果期果园。2015年,该标准园亩均产量3000公斤以上,优果率90%,亩收入1.3—1.8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其中95%来自苹果。  

      洛阳村有125户共505人,土地980亩,其中350亩为盛果期果园。2015年,该标准园亩均产量3000公斤以上,优果率90%,亩收入1.3—1.8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其中95%来自苹果。

      农村淘宝也进驻该村,成为洛川全县运行的淘宝第一村,全村的苹果销售步入电子商务快车道。

      洛川大力发展现代苹果产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5年,全县苹果总产量达到85万吨,苹果总收入40亿元,全县60%以上的果农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在“小苹果、大产业”的展望中,洛川力争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环境,关联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使苹果产业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


精准扶贫事例(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准扶贫事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