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稀缺的大坑

(100日阅读习惯之56/100)

一、金钱相对论

价值相对性:1美元的价值,在穷人眼里和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富人对1美元的价值判断。当穷人评估1美元价值时,会用上大脑中内化的衡量标准,而不会依赖环境进行判断。穷人是金钱方面的专家,他们更接近于“经济人”。人们对货币价值的衡量是相对的,这是行为经济学中的经典结论。

节俭相对性:有时候人们在小物件上连几毛几分都会计较,而早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

认知相对性:相对认知是大脑处理信息时的固有特征,但经验与专业技能还是能让我们摆脱这一限制,也就是说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够对认知形成改变。需求的压力始终存在于穷人心中,挥之不去,从而造就了他们自身的内化尺度,拥有内部标尺的意义在于,不会容易受背景环境的影响。穷人表现地更加“理性”,更接近于“经济人”。

识解:在认知过程中,大脑会利用大量的环境线索去理解视觉数据。在视觉系统中,背景线索会影响前景物体在人们视野中的呈现,如同感知颜色、位置、距离一样受背景的影响,感知价值也是同理。穷人对所支付的金钱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他们不会微环境所动,而是依赖于自身对金钱价值的内化衡量尺度做出判断。深陷贫穷会让人更懂经济学,因为他们更善于维持当下的生计。

因为专注,所以拥有专业技能;因为专业,所以有了管窥之见;因为管窥,所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

二、借用与短视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关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这样一来,向前看的能力就很可能会因管窥负担而丧失。

借用: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穷人会借钱,忙人会借时间。借钱或者借时间都是“利息”很昂贵的。为了完成迫近截止日期的其他工作,就会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

借用与稀缺同时存在。稀缺状态下会产生很多借用的行为,就是因为我们产生了管窥心态。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对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远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穷人十分专注,穷人之所以更富有成效,是因为他们拥有管窥心态。穷人之所以产生借用行为,会用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这个称为现时偏见),这都是因为贫穷本身造成的。稀缺致使借用,并让穷人在稀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忽视未来:繁忙之人会把时间用在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务上,而忽视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事务。这种心态也适用于金钱。

无力规划:当人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俘获我们的稀缺,就存在于当下,它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管窥心态会限制每一个人的视野。

三、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就是某个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

稀缺陷阱如同“杂耍”,太多的“最后关头”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这是管窥所引发的后果。我们可以在当下尽己所能,但这样的做法会给未来带来新的问题。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做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每一个新的“球”掉下来,就是新的“震惊”。

逃离陷阱:制定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做计划需要退一步审视自己的生活,而“杂耍”则会让我们始终处在当下,无法纵览全局。按计划行事,需要带宽和执行力,而稀缺会削弱我们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当我们竭尽全力进行自我控制时,自我控制力很可能会被消耗掉。

拥有余闲(或者一种机制),可以应对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没有足够的余闲吸收不稳定因素,就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

改变心态:是逃离稀缺的唯一希望。穷人会一直穷下去,是因为他们缺乏技能;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单影只,是因为他们不受欢迎;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过上井井有条的生活;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他们缺乏意志力。

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本质上使因为个人问题所引发的后果,很难改变。当然我们越是深入了解稀缺在大脑中的发展历程,就越有可能找到办法避免稀缺陷阱,或者减轻稀缺陷阱的影响程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04稀缺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