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别人,审视自己!

    最近,尤其是开课以后,总有家长和朋友们问我:你怎么成长的那么快,有什么秘决呀?你怎么教育孩子那么轻松啊,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呗。

    昨天到今天遇到的,一件别人的事,一件我自己的事,分享给大家。

《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需求》

    “你不要边走边逛了,我拿了四个包累死啦!”一位妈妈火山爆发般的冲着身边的六岁男孩儿怒吼着。

    昨天晚上带孩子在商场,看到的一幕,妈妈背着孩子的书包,和自己的包包,手里还拎着两包在超市买的东西,她的确很辛苦。

    我扭过头跟程程说:首先,这位妈妈可以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另外试着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妈妈很累拿不动,同时鼓励孩子,向孩子示弱,求助小男子汉。相信孩子一定很乐意分担。

    程程表示很赞同我的观点,并且特别义气的表示,她一定不会这样的。

    自己承担了所有,很累,但孩子不理解,感受到的只是妈妈的怒气。而妈妈感受到的,是孩子的不理解和自己的付出与委屈。

    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彼此发泄情绪,是良好亲子关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图片发自App


《一定要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吗?》

    早晨睁开眼,看到强烈的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照进房间里,“什么情况,这是几点了呀,坏了,孩子还没上学呢!”,赶快到孩子的房间,她的闹钟和我的一样都没响,睡得正香呢,来不及思考原因,赶快先叫程程起床。

  得知已经7:36后,(最晚7:45必须出门,否则会迟到)明显感受到她的情绪不太好,不给她抱怨的机会,把她拉起来抱在怀里抓她痒痒,看到她笑了,我把衣服丢给她,准备去给她倒杯水,结果,刚出她房间门口,她就赖皮的再次与床来个亲密接触。

    “妈妈,你打我一下吧,让我清醒清醒”,看着我转身回来,她带着些许内疚的说。

    忍住略微有点急躁的情绪,我说:“来,让我的爱唤醒你吧”,用手轻拍她的后背,揉一揉她的头发。或许是这些温和的举动,缓解了她面对可能会迟到的焦虑心情吧,她没有再表现出什么不好情绪。

    原本以为,事情就此完美的结局,结果我俩因为梳头的事发生了争执,她说不梳也没关系,我坚持,出门,上学,一定要梳头,整齐的出门。我生硬且略带生气的口吻激怒了她。

    她皱着眉头不高兴地说:你不能好好跟我说话吗,不就是要我梳头吗?听你的,我梳好了......

    她上学去了,我在思考上午的事。整齐的出门是我的标准,我一定要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时刻的来要求她吗?

    差点迟到,我俩都有责任,而她是自然后果的第一承担人,我为什么要急躁,会有情绪,为什么要让她按照我的节奏和方式来?

    不想自己成为控制型的妈妈,更不希望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就从日常的小事做起,觉察孩子,审视自己,把每一次失败的沟通作为一个学习的机会,避免下次再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察别人,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