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重要性

      据统计,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000种语言有书面文字,96%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超过1000种语言处于极度濒危和严重濒危状态。

      方言种类知多少?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具体有多少种方言,无法确切计数。学术界按照大的方言区,将中国方言大致归为北方方言、闽方言、吴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等7大类。其中,北方方言使用的人口最多,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明清时期官员所说的正式语言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因此也叫官话方言。普通话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除上述7大方言以外,安徽皖南徽州一带、山西等地的方言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人认为它们属于独立的方言。其实,在7大方言区内还有众多的小方言,林林总总,难以精确统计。我国很多地方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之说,以闽方言为例,就可以进一步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和莆仙等5个次方言,属于闽东话的福州方言和属于闽南话的厦门方言相互之间基本上听不懂。足见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之大。据考证,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比欧洲很多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还要大。欧洲的德语、荷兰语之间可以通话;汉语的7大方言之间大多数完全听不懂。

        汉语方言如此纷繁复杂,丰富多样,这在世界语言体系中也是少见的。

      方言保护难在哪里?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但伴随着中国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规模的加大,这样的画面正在减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话推广对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随着普通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地方言受到很大的冲击。一些汉语方言悄然发生变化,其发音、词汇不断向普通话靠拢;一些汉语方言甚至出现快速衰微的状况。

        总体而言,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后出生的青年人,他们的普通话水平越来越高;很大一部分儿童已只能听懂方言而不会说方言。老派地道方言的使用者出现了老龄化现象。

        有许多年轻父母,在是否教孩子说家乡话方面显得十分纠结。一方面,爷爷奶奶等长辈不会讲普通话,孩子和他们交流要用方言;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将来上学、就业因讲不好普通话而影响发展。

        进入互联网时代,方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据调查,一种语言全面进入互联网后,其知名度将极大地提高,网上的互动还会给其带来新功能,吸引年轻人。相反,不能进入互联网的语言将会逐渐被边缘化。

方言保护的困难在于,它必须有使用者。语言脱离不了人的使用,没有人使用的语言就是灭亡的语言。即使语言学家可以记录、复制一种语言,但如果找不到使用者和传承者,这种语言仍然是死的语言。

      传承方言意义何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保持汉语多样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事实上,母语方言在默默地塑造着我们的表达能力,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描述一件事时,用方言词汇或说法既准确又形象,给人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之感。而如果不使用特定方言,则只能传达事件的基本信息,描述起来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灵动和表现力。

        作为个人,我们在传承方言方面又能做些什么呢?首先要有平等观念,减少语言歧视。有人觉得方言发音难听,说方言显得土气。其实语音无所谓难听好听;普通话和方言并没有粗俗和高雅的区别。其次,重视培养自己的多语言能力,这也是培养多维思维方式的基础。单一语言不符合当前和将来对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

        研究方言、保护方言、传承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研究、保护和传承方言重在留存一种富有人文价值的文化生态,不仅具有语言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更具有民俗、历史、人文理念方面的价值,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贡献。应该为营造方言与普通话并存的和谐气氛创造更多条件。

        你还会说家乡方言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