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雅与俗碰撞的火花

 

张洛琳

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为首的文化节目在大众精神生活掀起浪潮。在这个流量小生、花瓶演员霸占荧屏的时代实是一股清流。诗词文化,是雅,综艺节目,是俗。“俗”并不含批判意,因为雅与俗本并无是非好坏之分,俗只是代表更为大众化的,通俗易懂的文化。诗词之大雅与电视节目之大俗的碰撞与融合,摩擦出人类文化新旧交替的火花。声声诵读,袅袅传唱,“俗”源源不断地为雅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时代的气息。

  雅本源于俗,诗词发源大众,扎根大众。从上古时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的《诗经》起,诗歌便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们可以说是旧时代的流行歌,在口耳相传中存活,在口耳相传中发扬光大。唐朝的诗人白居易,思想清高,才华横溢却也用满腹文采写下“老妪能解”的通俗诗歌。追本溯源,诗歌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属于芸芸百姓,属于民间。只是近些年来,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诗歌的受众范围缩小了,也就被曲解为“文人”的专属文化。《中国诗词大会》让雅融于俗,诗词如鱼儿回归大海,鸟儿回归蓝天,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畅快遨游,焕发勃勃生机。

  在诗词大会热播的同时,各方批判也是源源不断---仅靠背诵和默写真的能领略诗词文化吗?我想是不可以的。但我们原本便不可要求每个人都是文学家,作为宣传普及的作用,却足矣。且诗歌默写,诗歌填空的体制有一定激发观众兴趣的作用。限定的做题时间,为诗词带上几分刺激色彩,在与选手同步做题时,答对所产生的成就感也可增进对文化的好感和自信,诗词可进一步走向普遍。总有人为了附庸风雅而背诗,但这无伤大雅,毕竟深入理解前总有附庸风雅之阶段。

  诗词文化节目,打开了诗词走进千家万户的大门,是雅与俗的融合,古今的融合,雅俗共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评】雅与俗碰撞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