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小溪

我的家乡处在淮河下游的里下河地区,因为这里地势低洼,所以在我的记忆中,这里的小溪常年有水。

小溪,流水汩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如果有一天,让我与乡亲们成年累月地听不到这里小溪的汩汩流水声,我想我与他们都一定会感到很寂寞的。

这里的小溪,不论是在宽阔的汪娘河的北边,还是在汪娘河的南边,都条条流向汪娘河,再汇集在一起流向遥远的东海。

小溪的流水洁如明镜,惹人心醉;小溪边的杨柳,每到夏日里就低垂着秀发,倒映在流水中,与小溪掩映生辉,构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那逆流而上的小鱼、小虾,在溪水中清澈可见,它们倒不象是在流水中游戏,而好似在水天一色的蓝天与绿树间翱翔。

小溪的两岸住的大多数是我同姓的本家兄弟姐妹或叔伯长辈,清一色的瓦房,三间、四间、五间……多少不等,高低却大致相近,而且形成整齐的一排排,一起显得那么和谐、整齐、古朴、美观。

那些建房的青砖、青瓦,有的可能已经有了数十年、数百年的历史了,有的则是由勤劳的乡亲们在建房前不久烧制的。

为了砌房和其他杂用,乡亲们在农闲时,和泥掼成坏,当冬天到来时,他们再把一块块晾干的砖坯垒放到大家共同修筑的土窑里去烧。在用稻壳烧上个十天半月后,他们再从小溪里挑上几担清水,从窑顶直浇下去,这时烧得通红的土砖土瓦就会变得格外地结实。

乡亲们用自制的青砖青瓦盖成房,砌成猪圈,还用青砖在小溪边镶成一步一步的台阶,供大家洗菜、淘米、洗衣服。小溪给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玩皮的孩子们对小溪更是情有独钟。夏日里,他们三个、五个一群,推着瓷盆、木桶或其他的什么,在小溪里边洗澡,边摸鱼、摸虾、摸螺螺,还用小铁铲挖钻在硬泥板里的小砚子。

于是孩子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搅浑了下游的水,这时候还不知会有哪家的大嫂或大婶从岸上折一根柳枝沿岸寻来。然而,孩子们多半是不会惧怕的,他们常用自制的击水筒或塑料水枪击退来犯的侵略者,于是在一阵阵的嬉笑声中,孩子们继续干他们的正经事。

当然,如果这些事被哪家的妈妈知道了,那么她们是定然不会轻饶自家孩子的。在中午,她们多半会把自家的孩子拉到太阳底下晒黑皮;在下午,他们多半会命令孩子蹲水半小时。然而,孩子们多半是没有记性的,中午犯了下午又去干,下午罚了明天又会照着玩。孩子们离不开小溪呀!

大人们拿孩子也没有办法,他们只能轻轻地叹口气,喃喃地说道:“自从有了小溪,人人都好象着了魔!”

这些孩子的哥哥姐姐们可比他们懂事多了,他们到了中午常常坐到柳树遮荫的水台上,把脚伸进溪水里,把书放到膝盖上,静静地看着书,享受着那清新凉爽的河风的吹拂。看书时间一长,脑子就会发昏发晕,这时他(她)们再用清洁的河水洗洗脸,大脑便会重新清醒灵光起来。

做了爸爸的男子汉们,午饭后息息身,便也会来到溪水边的柳树下,有的拿着书儿本儿什么的,迷迷糊糊地看着,有的干脆挟着一张自编的蒲蓆或芦蓆朝树荫下一放,在潺潺的溪水声中甜甜地睡上一觉,那更是再妙不过的事了。

孩子的母亲们,看着他们清闲自在的样子,她们一边做着家务,一边便会唠唠叨叨地说:“唉!要是有一天我们也能象他们一样到小溪边坐坐、歇歇、玩玩,那就是不吃饭,我们也高兴啊!”

小溪,我家乡的小溪,早已烙印在我和乡亲们的记忆中,我深爱着家乡的小溪。

我爱家乡的小溪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爱家乡的小溪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爱家乡的小溪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爱家乡的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