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是烂片最后的遮羞布

商业之外,电影还有文化属性。当票房成为最后遮羞布,其对待电影的态度也就彰显无遗了。

文│静 寻

把6月看做2013年的烂片月一点都不过分。先是俨然大片成色的《富春山居图》轻轻松松将3亿票房揽入怀中,随后的《小时代》又高调开画,直奔5亿去了。至于两部电影有多烂,或者从专业人士的角度能略知一二。

《富春山居图》的男一号刘德华都承认,这是部烂片。杜琪峰在宣传《盲探》的时候顺便为华仔解释“这是为了支持新导演”。对新人的提携值得赞扬,只是就太对不起观众了:把好莱坞大片的所有情节都COPY了一份,然后杂糅在一块粗制滥造乱炖而成,这道菜在做的时候就知道没法吃了。

其实在《小时代》上映之前,很多影评人已经定调《富春山居图》是年度最大的烂片了。等到看了《小时代》之后不禁感叹:定论下早了。

“《小时代》有一点是对的,导演把关把得好,全片没出现一个演技派,大家水准一般齐。最年长的王琳,也是韩剧恶婆婆的标配,与年轻演员半斤八两,不伤和气。其中若出现几个金士杰吕中李雪健李立群,那可惨了。看着某些年轻女演员念台词时,手都放不下来,那种贴春联的演法,应该是去康熙来了跟汉典学的。”

知名编剧史航对《小时代》从演技方面的专业评价,一度引起其拥趸的强势反攻。而影评人周黎明则认为这部“年轻朝气”的影片三观不正,“把虚假伪装作单纯,故连吐槽的乐趣都无法提供。”

大多数时候我都能理解为什么包括原创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的电影是烂片,他们给出的理由大多数“我已经很努力了,要看到我们的优点。”正如好电影被大家认可一样,烂片自然也有其约定俗成的标准。当一部电影的整体故事松散、人物表演混乱、主题严重不鲜明,甚至,甚至连价值观都错位(主创还把这当做是“梦想”),的确如周黎明所言,连吐槽都无力了。

作为一个资深观影者,这些年我看过的烂片不在少数。窃以为,中国的烂片鼻祖正是最优秀的导演之一张艺谋。从《英雄》开始,张艺谋开启了商业烂片的十年浪潮。当《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金陵十三钗》都走完一遍之后,我才突然意识到烂片的关键在导演。

张艺谋的这五部大片儿总共收进了近20亿元的票房。所以每当有人质疑电影水准时,导演的前同姓好搭档都以票房才是硬道理为电影不是烂片儿背书。只是可气的是,这个理由如今又被新导演全盘抄去了。

其实,张导演拍过很多好电影。早期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活着》等等,为其“国际大导演”的名头贡献良多。只是在商业片的大潮中不知如何就迷失了自我。至于《小时代》的导演郭敬明,在影评人对电影无力吐槽之后留下了“他是一个好的生意人”的无奈评价。

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逻辑。金马奖最佳影片《神探亨特张》只收了几百票房,而那些被公认的烂片动辄数亿进账。当然,艺术片和商业片本身有着难以泯灭的分野,但把主创们将票房当做好坏评判标准时就不能不令人诧异了。

商业之外,电影还有文化属性。当导演和主创们拿票房当作最后的遮羞布之时,其对待电影的态度也就彰显无遗了:你买票才是硬道理,别跟我谈什么用户体验:你都买票了,这不证明电影的吸引力了嘛!

希冀这样的导演少些,这样的烂片少些。可大多数时候都事与愿违。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官网上公布了2013年6月(上旬)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小时代》的续集三部曲都将开拍。

对于续集的态度并非先入为主,正如地基不正就没办法架设高楼一样。我也希望《小时代》能在续集里峰回路转,别像张导演那样一栏到底。但这种期望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别问为什么,走着瞧!


你可能感兴趣的:(票房是烂片最后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