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历史上有过两位状元,一位是张謇,另一位我不说,你知道吗?

全国教育看江苏, 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JJ想说的是这不仅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历史依据的,除了南通连续十三年的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江苏省最前列外,在清朝就出过两位状元,下面南通JJ就给大家介绍下:

南通历史上有过两位状元,一位是张謇,另一位我不说,你知道吗?_第1张图片

“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创新的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江苏南通。同治七年(1868)考取秀才。光绪十一年(1885)应顺天府乡试,中“南元”(南方人第一名)。光绪二十年(1894)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

南通历史上有过两位状元,一位是张謇,另一位我不说,你知道吗?_第2张图片

张謇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先河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努力发展近代纺织工业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创办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南通JJ给大家介绍的另一位就是他:

南通历史上有过两位状元,一位是张謇,另一位我不说,你知道吗?_第3张图片

刚正不阿胡长龄

南通天宁寺北边有个胡长龄状元府。胡长龄(1758-1814),字西庚,号印渚,江南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享年五十七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大魁天下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乾隆五十六年大考二等,提升为侍讲学士,武会试副考官。

胡长龄是怎样中状元的呢?据野史记载:胡长龄殿试后按成绩名次本来排在第十名,当主考官将卷子“进呈御览”时,乾隆皇帝当时年已七十九岁高龄,一看胡长龄的名字,不禁欣喜异常,说“胡人乃长龄呀”,乾隆皇帝是出生于北方游牧氏族的“胡人”,而“胡长龄”这个名字的意思正合这位“胡人”乞求长命百岁的心境,为借这个名字图吉祥,“龙心一大悦就把胡长龄提拔为第一,封胡长龄为状元。当时文人有笔记称之为《胡长龄以名得大魁》(《清稗类钞·五》)。

胡长龄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反对趋炎附势,曾多次智斗当朝权倾一时的和珅,表现出了机智果敢、不畏权势的个性。胡长龄考中了状元的时候,按礼节,就是当朝宰相和珅的门生,应该去拜谒和珅。可是胡长龄却因为不齿和珅的作为,不愿交结,就没去拜谒和珅。和珅十分恼火,就让胡长龄当了翰林院修撰。这在朝廷是一份没有油水的“清差”,这一晾十年,朋友们看他日子过得太清苦,就悄悄在和珅做寿时,用乌贼鱼的墨汁仿照胡长龄的笔迹写了一副寿联,送给和珅,并解释说,由于胡长龄太穷,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可出门做客,不能亲自来贺寿。和珅这才让他去山东任学政。事后,朋友又同样替他写了一个谢帖送给和珅。

嘉庆年间,和珅倒台,家中被抄,人们发现朝廷大臣与和珅都有往来,惟独没有胡长龄的只字片言。原来用乌贼鱼墨汁写字,时间一长,字迹就消失了。由于胡长龄的正直和才干,得到嘉庆皇帝的赏识,官职逐步提升,位至礼部尚书,兼户部职。

胡长龄一生唯嗜读书,过目成诵,住京都时,每夜燃烛数寸,用以读书,偏阅经史,工诗赋,史学造诣尤深。他才誉卓著,位“江东三俊”(马有章、李懿曾)之一,与山阳汪氏合称“汪经胡史”。由于劳累过度,不幸死于回乡途中。胡长龄著作有《胡三余堂存稿》等传世。

胡长龄的文才、清名,得到世人称道,南通人更引以为荣。上述故事中,胡长龄朋友出于好心瞒着胡拍和珅马屁虽不足取,但说明一个无情现实:那就是穷京官纵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凭舞文弄墨是活不下去,非得趋炎附势不可,方可谋得一个实职差事那才有活路,怪不得古人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老老实实吃这份官俸也就够可以的了。胡长龄的朋友为他谋得一个学台实缺,就使他有了“活路”。但话得说回来,胡长龄到底是清官。当学政时行旌所至接受一点“程仪”,门生属吏奉上一点“贽敬”是可想而知的,只要不违常规就行。按现代规定,款待上级官员也得备个“四菜一汤”嘛。记得早年从天宁寺北经过时,看见胡长龄状元府的仪门,也不过像一般人家的“大门堂”一样,并不显眼。这正是一位清官的写照。

说了这边大家都知道两位状元郎分别都是谁了吧,南通JJ立誓也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好美食让南通的孩子们都能吃上健康美味的食物,茁壮成长,长大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禧沁家居。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通历史上有过两位状元,一位是张謇,另一位我不说,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