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神秘”的催眠

并不“神秘”的催眠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中的时候我是酷爱数学的,我用这样的状态来形容我的爱:“那时候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都挥手拿来一本数学题册龙飞凤舞写起来”,然而高考时,我第一志愿的数学专业顺利落榜,于是开始了我7年心理学的征途。

每每过节回家,你都可以看到家里有这样一个画面,七大姑八大姨们和一群弟弟妹妹就围坐在我身边,让我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并不“神秘”的催眠_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催眠和睡眠完全不是一回事

催眠这个词是从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许普诺斯(hypnosis)的名字由来的。另外人们在催眠中会出现深度放松的睡眠状态。

除了以上两点事实上催眠和睡眠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人们真的睡着了,他们就不能对催眠有所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睡着了,你根本就不会被催眠。

并不“神秘”的催眠_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很多电影或者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舞台表演里,看起来催眠真是厉害的不得了,尤其是催眠师被渲染的及其神秘、玄幻。其实催眠的力量不在于催眠师的某种能力和技巧,而是在于被催眠的个体身上。换句话说我们不同人体的可催眠性因人而异。

并不“神秘”的催眠_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催眠性其实就是一种“你被催眠的可能性”,表示你对标准化的暗示做出反应并体验催眠反应的程度。举个例子(*^__^*) :比如传说有一种特殊的肉,有人告诉你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肉,群众M一听就觉得这个肉一定好吃,尝过之后也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肉。群众C一听没感觉,尝了之后觉得还是菜好吃。当然了还有群众MC,CM等等有自己各种各样的反应和体验,这种反应和体验是线性不是两点,不是非此即彼。

有一项催眠感应测验,被测的群体是533名大学生,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可催眠性水平的测验,催眠师对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催眠暗示。如“你伸出的胳膊变成了铁条”、“你身上有苍蝇”、“你现在无法点头”。可催眠性高的同学们(斯坦福催眠易感性量表得分较高者)真的就无法弯曲手臂、去试图弹走并不存在的苍蝇以及丧失了点头的能力。然而可催眠性低的同学们就很少体验到这些反应。在这533名同学们中大概有5位同学可催眠性较高。还是插个图表来更清楚些。

并不“神秘”的催眠_第5张图片
图片来源《心理学与生活》
可催眠性与什么有关

可催眠性是一种比较相对稳定的特质,与成人相比,儿童倾向于更易受到暗示,另外催眠反应高峰是青少年初期,随后减少,也就是我们在青年初期的时候比较容易被催眠。也有一些证据表明可催眠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容易被催眠,那么……。

必须要说的是,一个人是否容易被催眠与轻信和顺从这样的人格特质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并不是越轻信、越顺从的人就越容易被催眠。

可催眠性反映了一种能力:全神贯注于一种体验之中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并不“神秘”的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