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要赏识教育吗?

姐妹们坐在一起,就讨论起教育问题。

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

大姐说:“赏识教育现在误了多少孩子,一味的赏识不教,孩子们变得不受管教,无法无天!”

二姐说:“赏识教育有赏识教育的好,孩子能做回自己,按自己的规划做事!”

小妹说:“现在的孩子真的难教,好说不听歹说也不听,骂也骂不听,打又打不过他,真心难教!”


那到底是要赏识教育,还是信奉棍子底下出孝子呢?

我倒是觉得,一个教育,不能只教不育,也不能只育不教。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教育”二字,用字面来理解:

教:是有以上向下传授知识的意思。就是说有些东西孩子,或后生不懂,告诉他们一些知识和内容。

这是一种外在知识的传递,学生和孩子接收的是他们自己本身没有的东西。

尤如一棵植物要生长,阳光雨露土墩水份不可缺少一样。

育呢?育是什么?

我们可以看孕育、培育,就是说一些内生的资源,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一个阶段的酝酿,才会生发、生长的。

教育的“育”也是,教是外在条件,育是内生资源。

不可否认,充裕的外在条件很重要,有良好的外在条件,对种子的生长,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很明显的是,育是教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内在的驱动力,教是不起作用的。

就象阳光雨露土壤水份再好,如果是一颗没有生命力的种子,也是无法生根发芽的。


赏识教育里的赏识,就是倾向于育成这一块,通过不断认可孩子的行为,观点和态度,来驱动孩子内心的力量,积蓄能量,促进成长!

而棍棒教育,则是倾向于外在力量的驱动,通过外力的加持,达成教育的目标。


这样说的目的,并不是否定外在力量的价值,也不完全反对棍棒教育。而是说在教育上,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哪种对,哪种错。

如果以目标为导向来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正如种子发芽,也不是只要有种子的生命力,别的就不需要了。而是要分清主次,才能更好地互相促进。

教育也是,说赏识教育,并不是允许孩子们为所欲为,无人管教了。

而是赏识为主,管教为辅!

家里的长辈有父母,就是这个道理:日常教育慈母在前,严父在后,平时好好的,父亲只需要站在后边支持母亲即可,叨叨半天不听,严父就要出来管教了!

这就是赏识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还要赏识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