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日记25 2016.11.3

【翻轉日記,二十五】

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往往會為了解決很多具體問題採取多種策略和活動,這就導致課堂教學是生成模式大於既定模式。而傳統教學是先預設好教學進度,然後按照進度給學生填鴨式灌輸,灌輸強度通常都是很大的,所以我們需要課後練習,一來促使學生複習,二來檢查學生哪裡沒弄懂。而生成課堂就將學生的個性釋放了出來,老師必須隨時根據學生的狀況進行策略和進度的調整,比如講解一個單詞,老師可以選擇讓學生查,也可以選擇讓學生猜,也可以自己做一次示範,更可以用大量的例句或故事勾勒一個龐大語境,然後回歸文本令學生豁然開朗。這都取決於學生的需求。而不同策略耗費時間不同,因此要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方式是詢問學生是否理解,並追加與該詞彙相關的一些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給予解答或者用更深入的問題來反問我,但是不允許迴避和說不知道,不知道當場解決,手機上網查,就地翻字典,然後教師站在語料和文化角度給予指導監督。整個教學小活動圍繞建立學生的學習策略體系和刺激互動進行,同時帶有目的性地輸出教師的世界觀和文化見解,而不是為了完成查詢單詞的任務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提高學習效率。翻轉課堂的核心不在於形式的翻轉,而是提供由個性化認知需求驅動的激活式輔導取代複製教師認知結構的灌輸。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转日记25 20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