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香溪文集版本考(一)
浙江金华,古称婺州。宋元以来,此地名儒接踵,人文荟萃,享有“小邹鲁”和“东南文献之邦”之美誉。宋乾、淳间,金华吕祖谦、唐仲友,永康陈亮,各以所创之性理之学、经制之学、事功之学,显盛并兴。婺州一地,与三学说相颉颃的,则有稍后被视为朱学嫡脉的金华朱学,亦称北山学派,以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为代表,学术彬彬日盛。殊不知在吕学之前,有兰溪范浚“生婺中,独为崛起,其言无不与伊洛合,晦翁取之。虽然范浚“不知从谁学”,似乎无明确师承,但“其多超然自得之语”,亦自成家,可谓一世大儒。
范浚(1102-1150年),字茂明,婺州兰溪县(今浙
江省兰溪市)人,隐居香溪(称隐居不妥吧),世号香溪先生。绍兴元年(1131年)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国不起(金仁山语),闭门讲学。尝撰策略二十余篇,皆当时经国之切务(既谈隐居,何来策略?)。事迹略见
朱熹《范浚小传》(据张剑考证此非朱熹撰,乃后人杜撰。)、童品《香溪先生传》。范浚自幼笃学,深于经术,文章辩博峻整,崭绝矫健,卓然名家。朱熹集注《盂子》,全载范氏所作《心箴》,由是天下莫不闻其名。其所作文赋“词古意高,脍炙人口”。其诗,《四库提要》论云:“其诗凡三卷,近体流易,犹守元祐旧格,不涉江西宗派。古体颇遒,亦非语录为诗之比,有足称焉。今范浚传世别集《香溪集》虽仅为其著作一部分,然可窥探范氏学术宗旨。而关于此书刊刻,仅存几篇序跋,难以清晰说明情况(传世的东西就这么多,剩下来的各位展开想象的翅膀吧,所谓挖掘再挖掘也。)。现多方搜讨,对其版本进行梳理、辨甄,以利于选用。
一、南宋绍兴家刻本:众椠之源、毁弃亡佚
范浚一生著述至多,然生前文章并未刊刻行世。至其殁后数年,浚侄范端臣认为“叔父平昔为文至多,今不欲秘于家,而出与世共之”,遂与范浚另一弟子高栴共同搜辑香溪著作。编订后,由于当时诸多限制,“力有未办”,未能将范浚著作全部刊刻,仅将诗赋、论议、杂著合为二十二卷刊刻于世。同时,范端臣请范浚生前挚友婺州陈岩肖(陈岩肖可以作证)为集作序,序末题:“绍兴三十一年四月十三日同郡陈岩肖序”。由此可知范浚文集首刊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前后。这一刊刻,虽未囊括范浚全部著述,但范浚著作
此后散佚严重,后世诸家刻本均源于此刊本。
由于南宋本为家刻本,当时流传不广,亦不见于
宋人记载,可见影响甚微(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学派的鼻祖,怎么可能流传不广呢,既流传不广,谈何“开宗”,“托始”?)。至宋末元初,范浚文集已近乎失传。同邑后学金履祥云:“范浚,字茂明,婺州兰溪人,号香溪先生。曾以贤良举,秦桧当国,不起。有《香溪文集》行于世,近无之。”(“元代吴师道亦谓:“而仁山金氏《四书考证》,谓《范集》近亡。以金之洽闻而云然,殆无有矣。而宋本范集,不见后世著录,估计今已佚亡。元修《宋史·艺文志》著录有《香溪文集》二十二卷,《宋集珍本丛刊》认为当即宋本。此似有疑虑,既宋末金履祥及元中期吴师道均云宋本不可见,而《宋史》纂修始于元顺帝时,已是元季,宋本怎可轻易所得,遑论家刻本。故《宋史·艺文志)著录之《香溪文集》庶几为元刻本。(问题又来了,当初刊刻二十二卷,至宋末元初,几近亡佚。后来的二十二卷,就有问题啦,也就是说就不是原来的二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