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多的时间把《细雪》读完了,着实很喜欢这部小说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文笔,特地放慢了阅读速度。一想到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此动荡不安的战争时期,莳冈四姐妹却能悠闲度日,整日为人际关系、家族名声、伦理道德这些事操心,我不禁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怀疑四姐妹是不是真的活在现实中。可以说,谷崎润一郎在《细雪》中精心构筑了“封闭的世界”,构筑了与他的审美情趣相融的桃花源。
作者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作家,同时也是“恶魔主义”的狂热崇拜者,他的《刺青》我前几年翻看过,整体氛围过于阴郁,全知视角的叙述尽显主人公的偏执、疯狂,我感觉不快就没有读完。
前几天,我读完了他的《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为他描绘人物的手法娴熟、利落所惊叹,赶忙找来了代表作《细雪》,一读就彻底沉浸了进去,看了评论才发现他竟然还是《刺青》的作者,文风变化之大让我倍感惊讶,想来是因为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缘故。
撰写《刺青》《痴人之爱》《春琴抄》《麒麟》的时候,谷崎润一郎深受家道中落的影响,他立志于重现家族的昔日繁华,却依旧无法挽回颓势,终日在不断碰壁的绝境中煎熬着,敏感的个性和天才的文学才华使他迷恋上了恶魔化的文学创作,疯狂崇拜女性肉体,且有受虐狂的倾向,此时写出来的女性人物都带着妖艳和变态的色彩。
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后,谷崎润一郎移居到传统文化之风浓郁的关西,燃起了对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热爱,历经十年时间,三度翻译《源氏物语》,尤其偏爱紫式部,从多个研究角度反复品味紫式部的感受。就连在《细雪》中,也露骨地出现了类似于紫式部的角色,即莳冈四姐妹的母亲,她和紫式部一样,都在37岁的年纪,不幸患病,如阳光下的露珠一样静静地消逝了。
年纪轻轻就去世还不够,谷崎润一郎深得“物哀之美”的要义,特意让四姐妹的母亲在离去时和紫式部一样,保持着冰清玉洁的美丽姿态,容貌丝毫不受疾病的侵蚀,宛若绚烂坠落的樱花。诸如此类的日本传统审美浸透在《细雪》的人物、背景、情节中,无怪这部作品被称为谷崎版的《源氏物语》。
尽管串联起全书的关键事件是莳冈四姐妹中的三妹——雪子的六次相亲,但二姐——幸子才是本书的视角人物,大部分叙事以幸子为第一视角展开,我们看到的其他人物即是通过幸子的“眼”瞧见的模样。
莳冈家的四姐妹各有各的风采,性情与经历截然不同。
长姐鹤子稳重守成,嫁做人妇后生了六个孩子,终日忙于操持家务、照顾小孩、体恤丈夫,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但是,她逐渐为生活所累,对丈夫言听计从,还自作主张将父母的祭拜放在一天过,又不顾姐妹情分,宁愿维护着莳冈家昔日的声誉,不惜将小妹妙子逐出家门,后来小妹身患重病随时有可能去世,她连一面都不探望,十分薄情寡义。
二姐幸子是四姐妹当中最完善、健全的一位了,是谷崎润一郎以爱妻松子为原型写就的,就连《细雪》中的一些情节,也是他从松子那听来的家长里短,结合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真真假假写出来的。幸子美艳过人,尽管年近四十,看起来才不过二十七八的样子,陪同三妹雪子一道去相亲,经常被人叮嘱不可打扮得太好,否则会压过雪子。幸子没有长姐鹤子那样古板迂腐,她发自真心地关爱雪子和妙子,尽量不去看她们身上的缺点,衷心希望她们幸福。尽管仍会为传统礼教所束缚,但整体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好姐姐、好妻子、好母亲。
三妹雪子是典型的“京美人”,弱柳扶风的外表,大家闺秀的气质。虽然看着弱不禁风,身子骨却是四姐妹当中最硬朗的,特别善于照顾人,幸子的女儿悦子颇受恩惠。雪子性格内敛,沉默的外表之下却颇有自己的主张。她从二十多岁开始相亲,一直到快三十五岁才要迈入婚姻殿堂,如此波折坎坷的情感经历,与她矜骄的内心和对门当户对的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每每家人为她忙里忙外,又是张罗见面,又是调查对方家世、性格的时候,雪子总是此事与我无关的淡然处之,真是让人为她着急。
小妹妙子最有现代女性的气场,她拥有充满活力的外表和聪慧机敏的头脑,能靠做偶人养活自己。要知道在当时,绝大部分女性都是丈夫或家庭的依附者,成为职业女性还要遭人非议,妙子却能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也要学做西服的手艺自力更生,足见她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然而,妙子性情放荡不羁,又是私奔、又是“包养”、又是劈腿、又是未婚先孕的,这位丑闻的制造者给家人带来了深深的困扰,尤其是给雪子造成了名誉上的损害,她的自私妄为是凌驾于日本传统家庭制度之上的,也是对传统制度的挑战。
莳冈四姐妹无一完美的形象中,隐隐有谷崎润一郎昔日对“恶魔主义”的执迷,故四姐妹人人都有几分“恶”。但我认为这反而让人物形象变得饱满立体起来,若四姐妹由表及里都像天仙一样无可指摘之处,未免过于失真,也失去了品味受制约的角色在困境下做出选择的乐趣。
谷崎润一郎通过描写赏樱时人与情的变化,将世易时移的无常感传递出来,呈现为物哀之美在现代的新面貌。书中先后三次提到了赏樱,应该说,每年例行公事一般的赏樱实为物哀美学的具体意象。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的美景下,有着不一样的心境。看着樱花盛开然后飘落,似乎特别能感受到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中所包含的无常,而这份无常之美,便是物哀美学的核心。
穿插在六次相亲中的赏樱、观月、捕萤等情节,加强了季节感的同时,也让整体氛围更为虚幻、柔和。谷崎润一郎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摹,让我也能感受到书中人物的心情,不禁随之起起落落。幸亏最后谷崎润一郎还是给雪子安排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归宿,故事恰到好处的结束在雪子的婚礼前夕,同时留下了希望和悬念。但我总感到一种信心,无论时局如何动荡,四姐妹定能过得平稳安乐,这种出于直觉的美好希冀,便是阅读《细雪》的最大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