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不是打杂的”,我的8年互联网运营方法论

这是一篇《运营之光》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运营,日常的工作繁忙又琐碎:

产品经理:“亲,产品下周有个重大功能发布,写个帖子运营一波吧!”

老板:“我们今年的目标是2000个活跃开发者,你整个开发者社区运营方案看下!”

项目PM:“A20年会线上预热活动,去BD一些免费赞助的奖品吧,越多越好!”

除了不用写代码,不用写PRD,其他似乎都能跟运营扯上关系。你要hold的住大项目,顾的了小细节,搞的定难搞的人...

那么,

运营真的是个打杂的活吗?TA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运营跟市场(marketing)不同,大学里有专门的《市场营销》课程,但没有人教你运营是什么?运营究竟应该怎么做?运营人的职业发展该如何规划?这中间的GAP今天终于被填补上了——《运营之光》可以称之为“教科书”级的作品,TA全面、系统地解释了什么是运营,如何做好运营,运营人该如何规划职业发展道路。

作者结合自己8年的运营生涯,用亲身经历的案例向你传授运营的方法论。

运营是什么

任何一项业务,都存在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产品、用户、运营。

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在与用户发生关系后,才具备价值。


所谓运营,就是为了帮助产品和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起来关系,我们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而运营的具体工作划分,无非两方面:一是拉新、引流、转化;二是用户维系。

运营的顶层思维

如果一味的陷入具体的执行环节,那就只能停留在初级运营的阶段,好像永远在“打杂”。高级的运营需要有顶层思维,这也是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之一。通过对全书脉络的整理,你会对运营的认知从“盲人摸象”转变成“一览众山小”,形成运营顶层思维的前提是大脑里需要构建一张“运营知识图谱”。


“运营不是打杂的”,我的8年互联网运营方法论_第1张图片

通过对全书脉络的整理,你会对运营主要涵盖的4大常用手段(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和4大核心能力(流程化思维、精细化思维、杠杆化思维、生态化思维)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运营的层次感

一个高级的运营,需要具备能力去完成策略制定、更长线的运营方案规划,以及运营操盘。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错误的逻辑是:如果我做了A,但不能给我带来B的回报,那这样的事情我就不会做。然而,在互联网世界中,逻辑很可能远非如此简单,需要考虑的结果纬度会更多。

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其死亡。

在产品早期,我们为了加速产品的生长,试着给产品打一针鸡血,然而如果这一针的时间、力量没有找对,很可能反而是用力过猛,加速了产品的死亡。一款产品,如果在它自身的核心用户价值点还未明确、产品体验也还不够完善的时候,就要贸然去追求大量的用户增长,这对产品往往是一剂毒药。

早期的产品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

如果一大群用户进来后,纷纷得不到良好体验,然后他们对你又没什么感情,没什么牵挂,他们一定迅速跑掉,而且跑掉还不算结束,他们很可能还会跑掉后去满世界骂娘,从而带动其他人对你的产品额也形成负面认知。

所以,一款产品在早期,核心目的一定不是增长和用户规模,而是口碑。把你的早期用户当作你最好的朋友来看待,这其实是个常识。

另外,不同的产品类型(工具型、社交型、内容型、平台型)以及同一产品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探索期、快速增长期、成熟稳定期、衰退期)所采取的运营手段和目的都是截然不同的,生搬硬套只能加速产品的死亡。

“做局”的能力

运营很多时候在做的是,就像是攒一个“局”,即,设计或假想出来一个最终可以拉动N多人一起参与一起玩一起high的事情,并一步步去让这个事情由假想变成落地。这里,你要能够一一界定清楚,局内各方的价值供给关系,并在其中穿针引线,优先引入某种较为稀缺的价值,从而逐步让各方间的价值供给关系从最初的假想变为确立。

我理解有能力做局的人,他应该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有话语权(比如内容/活动/创意等),擅长制定长线的运营策略,有远见有谋略,当然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抗压能力更是不在话下了。

用“触动”而非“推动”的逻辑

作者在书中讲了很多运营的“方法”(套路),但如果我们一味地奔着方法(套路)去做运营,很可能会走火入魔。做运营跟做产品做其他事情一样,存在两种逻辑,一种是推动,一种是触动。

推送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即我预先设置好一个点,把你推到那个位置。常见的“唯KPI是从”

触动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双方同时都产生了某种发自内心的原创性回应时,触动才会发生。当你触动了我,你很可能也同时在被我所触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营不是打杂的”,我的8年互联网运营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