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一次逃跑的战斗

“敦刻尔克”本身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它为世人所知却是由于它是个历史名词,来源于那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撤退。

这部影片是由著名导演诺兰拍摄导演的,和一般的战争片相比,在主题内涵上它确有其独特之处。

《敦刻尔克》:关于生存的战斗。

《敦刻尔克》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片,倒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诺兰的叙述手法是非线性的,一个由一小时、一天、三周的时间线通过闪回来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情故事。

剧中的人物通过时间的流逝而聚集到一起,用一个个的个体角度,来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它给我们展示的是普通人的战争。在影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英雄救赎、力挽狂澜的场面,我们看到的是战争的无情,是普通人眼中的无常。

例如,法国人没有从船舱逃出来,是因为如果不堵好弹孔就会被大家赶出去;船上小伙和飞行员打斗死亡,只是因为劝架时他的头不小心撞到了铁管;老头道森救人的原因是他儿子生前也是飞行员;空军卡尼被陆军嘲讽,是陆军一周之中没有感受到安全的空域,而卡尼则认为自己是空战的胜利者;最后飞行员被抓是因为不迫降而选择滑行吗?他只是在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活下来,仅此而已。

普通人的战争是充满变数的,是身不由己的,大概这就是我们从影片中感受到的“无常”。

事情只是简单地发生了而已,就像卡勒德.胡塞尼所说:生活不是印度电影,不会总有美好和神奇的结局。影片中的所有小人物都有自己行为最本身最基础的理由,他们不是英雄,只是身处在战争中的普通人。

《敦刻尔克》中的对白,是被故意减少的、模糊的对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无情。

影片中,用大量的背景音乐来代替台词对白,用悲怆窒息的交响乐来营造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使你在看见影片后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回忆,使你在脑海中不断闪回那一幕幕被拉长的画面,回味选择迫降的飞行员、一个个求生的士兵、火车站分发报纸的老头……

诺兰的《敦刻尔克》的启示:活下去,这是人在战争中最真实的反应。这部影片的目的不是让人看完后肾上腺素激增,激动万分,为了这场奇迹的撤退而喝彩,而是想让更多人感受那时候的士兵真正经历了什么,它所体现的正是战争所带来的“伤”。

(战争对人的摧残,可从道森老头救下的军官看出来,幸存下来的军官在被潜艇鱼雷击中之前,还是一个胸有成竹、沉着冷静的指挥官。活下来后,却精神反复无常,企图不断逃避,战争对人的精神破坏可见一斑。)

该片站在经历过战争残酷和无常的士兵及普通人的角度,而不是远在战场之外政治家的角度。

这次大撤退不是胜利,即便30万人成功撤退也并不应该因此振奋,因为在战争中倒下的躯体再也站不起来;得了炮火恐惧症的士兵,战争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而成功撤退到后方的士兵一脸垂头丧气,甚至无脸面对火车站中,对他们欢迎归来的人民。

但家乡人民却鼓励他们回家就好,活下来就好。这是身处在战争中人民的愿望,回家也是所有人的动力,这是片子中为数不多的展现人物性格的片段。

导演没有让观众去爱上主角,从而产生同情心理,导演也没有塑造强烈的人物性格,使得戏剧性上看更吸引人眼球,他知道在战争中作为个体的人,自身的存在几乎可以约等于毫无意义,任何自我的性格和特质都是不堪一击的。

《敦刻尔克》虽然没有向我们展示正面战场,但从撤退中从各个角度充分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人类的渺小、和平之珍贵。但战争来了我们也不可以惧怕,就如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的演讲中所言:“我们将战斗到底,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片中的主人公都是虚构的普通人,不论是怯懦还是勇敢,都是人如临大敌最本能的反应,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人在战争中的感受和体验。

作为一部战争片,没有哀嚎的孤儿,没有士兵怀揣家人、情人的照片,有的只是前有大海后有追兵的绝望败兵。这一切都是为了弱化角色轮廓,力图让观众带入角色的感官和心理体验。

至于观众体验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后有没有思考反省,这种处理是好是坏,又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刻尔克》:一次逃跑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