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第四4(苟志于仁无恶也)

里仁第四4(苟志于仁无恶也)_第1张图片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无恶也。”

【章旨】:本章是孔子劝人专心向善。

【注释】:苟,是诚的意思,就是果然。志,心的所专。

【语译】: 孔子说:“如果真能立志行仁道,便不会再有作恶的事了。”

【释义】:

孔安国先生的批注讲,“苟志于仁”,苟是诚的意思,就是果然,“诚能志于仁”。我们果然能立志为仁,做一个仁人,那么“其余终无恶”,就不会做恶事。孔安国是把“恶”作善恶的恶字来讲。一个人真正立志为仁,他怎么可能做恶事?就怕我们不肯立志。

《朱子集注》里也是这么解释,说“志者”的志就是“心之所之”,心中所向往的。如果果然是志于仁,心中只向往仁,这一生立志成圣人,其他的一切放下,则必定不会作恶,没有为恶之事。所以孔安国和朱子的批注都是作善恶的恶字来讲。这个解释也非常的好。自己有没有恶是检验是否真志于仁的最直接的方法。若口上说志于仁,但是言行举止还在行小人之道,那便不是真立志,只是嘴上说说,喊口号而已,自欺又欺人,又有何益?

曾有人问阳明先生什么才是立志。阳明先生回答:“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这段话把圣人认为的立志清晰的讲了一下。圣人讲的立志皆不是我们世俗所说的立志,世俗的立志多在功名利禄或者仅仅为己而求。圣人早已超越小我,站在生命本身的角度,站在人类的角度,志于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最大发挥。而生命价值的最大发挥,最大成就就是成圣成贤,觉醒圆满。孔子把这个高度用“仁”来表达,阳明先生用”念念存天理“来表达,孟子用”求其放心“来表达,曾子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来表达,子思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来表达。指归的都是同一个方向。

而具体如何达到,阳明先生这句话中讲的特别清楚,就是念念不忘乎存天理,守住当下的每一念,不让任何私欲杂念出来,甚至打个妄想也不要有,念念善念,念念净念,不起分别执着,不起贪嗔痴慢,用功久了自然心中凝聚,满满正能量,习惯成自然,邪念妄念一个都不出来了。然后继续不断扩充,直至无量的大,大而无外,大而不可知,至于美大圣神。而这都只是从一念心存养扩充出去。这才是真无恶矣。在实修方法上,佛家净土宗还有更加直接的方法,就是念佛号,念阿弥陀佛,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或者老太太才去念。其实不是,这是极其方便的法门。用念阿弥陀佛这一念抵我们心中随时会出来各种念,一念抵万念,清清静静,最终这一念也慢慢归于无,似念非念,只是清清楚楚的保持了知。一直保持在无念而又清醒的状态,随时能以清净心应对万物,便是接近天理的状态。自然无恶矣。

那以上是把无恶矣的恶解释为善恶的恶。那还有一种解释是把恶解释为厌恶的恶,即当真的志于仁,心中就没有憎恶厌恶之人。

如刘氏《正义》、程氏《论语集释》皆说:“案前后章皆言好恶,此亦当读去声。”刘氏的《正义》和程氏的《论语集释》都是作好恶的恶字来讲,为什么?他是顺着前面一章和后面一章来看的。前面第三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是讲好恶;后面第六章,“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也是讲好恶。所以他们说在这里也应该做好恶的恶来解释。

李炳南老人也是采取好恶的恶来讲,“诚然志于仁者,便无所憎恶之人。志于仁者,能以仁厚待人。遇好人,固然能以善心待之。遇恶人,亦能以善心劝之改恶向善。所以,一个人果然志于仁,即无所恶之人”。这个意思就相当明显了。一个仁者,心地淳厚,对一切人都以善心待之。见到好人也是以善待之,见到不善之人,也是以善待之,希望他能改恶向善劝。所以一个真正志于仁的人,是没有所厌恶的人的。仁者看到有恶的行为,他知道这个人是迷惑颠倒,才做出这些恶事。他的本性?本性本善。他对这个不怀疑。哪怕是见到杀父害母,仁者见到他只会生怜悯心,不会生憎恶之心。为什么?知道他是学坏了,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懂得因果,不知道伦理道德,所以干出这些糊涂事,将来果报很惨烈。仁者只会怜悯他,怎么还会加憎恶?这是真正的仁者,心地多么厚道,见到恶人,只会千方百计地劝他改恶向善,就是救他。

李炳南老人又引用古人的一句话说,“使其中有恶人之一念,即不得谓之志于仁矣”。假使心中还有恶人这个念头,看到这个人不孝父母,这个人不尊敬师长,这个人很残忍,这个人老是发脾气骂人,如果我们的心里有这样的一个念头,看到这个人是恶人,“即不得谓之志于仁矣”,我们自己就不是真正志于仁了。

我们仔细想想这个道理,果然立志成圣人,只看人家的好处,不看人家的坏处,只存人家的优点,不存人家的缺点,使自己的心纯净纯善,这是真正志于仁,我们也一定能成为仁人。假如看到别人这也不好,那也不是,那是什么?把人家的缺点全部装在自己心里。本来自己的心是纯善的、纯净的,现在装上别人的垃圾,把自己内心当作垃圾桶,专门收集别人的垃圾,然后用这些垃圾来折磨自己,生烦恼,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所以学圣学贤就从这里学,不把人家的缺点放在心上,只学人家的好样子。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也有问题,哪能要求别人没有问题。并且每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不能人家一个问题就否定了他的全部。并且人人也都有和圣人一样的光明本性,只是暂时被遮盖了,谁先觉醒还知道呢。或者人家说不定修为、德行早就在我们之上了,我们看不懂,理解不了,就认为别人有问题,别人有恶。这更加不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起憎恶的心,憎恶他人的心也是傲慢心,有傲慢,自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才看不顺眼,憎恶。

藕益大师在《批注》中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这是什么?画龙点睛。原来我们都处在千年暗室当中,不仅这一世,生生世世。老是什么样?看人缺点,老是有憎恶别人的心。本来万物一体,因为有人我的分别,才会对人起憎恶,才会排斥他,才会跟他对立冲突。真正的仁者,心里没有对立冲突,所以说仁者无敌。敌是敌对、冲突,仁者心中没有敌对的人,只看到偶尔迷了做糊涂事的好人。他不是天生的恶人,是后天不小心染污了,洗干净了马上就是好人。

学了《论语》这一条才恍然大悟,原来看人不对,起憎恶,就是自己不对。

《弟子规》也讲,“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扬人恶,不仅是口头去讲人家的恶事,心里看人家的恶,起憎恶的心,这已经是恶,是自己最大的恶。所以我们常常处在这个迷暗当中,现在看到孔子这一句话,“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是一语点破,如同千年暗室中亮起一盏明灯,把这痴暗给破除掉了。从今以后,立志为仁。从哪做起?放下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憎恶心,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矛盾、冲突,放下人我的分别。

但这个放下是放下憎恶的心,并不是看不到分不清,能清清楚楚的看到。但看到后,首先反观内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别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不去改,还去憎恶别人。若反观内省自己真的没有,对方真的有,也不生厌恶心,只生慈悲心,看到他也因这个恶正受着苦,只会想如何帮助他。甚至这个恶是对着自己,伤害了自己,也只有慈悲心,这才是真正的志于仁的仁者。而这时候其实也是无恶矣(善恶的恶)。憎恶他人的心本身就是恶的心。只有彻底自己内在没有了恶的心,对他人的恶便也没了憎恶,只有慈悲。让自己完全成为慈悲与仁爱。这才是生命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里仁第四4(苟志于仁无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