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世故、情感善的统一(180346)

        谈起《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大多人是嗤之以鼻的,用二元对立法,放在美的代表的林黛玉的对立面上,薛宝钗是一个保守、圆滑而自私的冷香美人,是丑的化身。其实不然,细细读来,我更觉宝钗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形象,容貌美丽而品格端庄,与人为善而深得人心。

        宝钗处理人、事,可谓识大体,顾大局,处处体现善。最典型之处莫过于她能体谅父母双忙,依靠婶母过活的史湘云,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得知后,和袭人讲述了湘云的苦衷,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另有一处三十七回里,大观园的人想开诗社,湘云欠缺考虑,只顾一时兴起抢着做东,忽略了其中利害,只有宝钗考虑到她的经济状况,担心花费过多引起婶子抱怨,便资助她送了许多螃蟹。湘云也便有话称赞宝钗道:“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毫无疑问,湘云对宝钗这等好友的帮助是感激且赞许的。再看宝钗分配礼物时,赵姨娘母子也分毫不差,也难怪对全世界都不满的赵姨娘也开口称赞宝钗。

      《红楼梦》中如还有宝钗扑蝶等情节均表明宝钗的善,但评论者中也不乏有鸡蛋里挑骨头的。二十七回中宝钗在大观园里玩,不巧听到里面的两个丫鬟的对话,宝钗自觉内容淫秽,但为了不让她们难堪,便想着自己躲起来,但又来不及,于是使了个“金蝉脱壳”,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意在转移丫头们的注意力,让她们放心。但有批判说道宝钗是偷听他人秘密而嫁祸于黛玉,这完全是曲解人意,宝钗的初衷应是替他人着想。由此来看,宝钗的与人为善更是无疑了。

        宝钗在情感上同是这样,她是一个有德行的向善的美人,但因得到了宝玉,她的德行便成了对她不利的因素,招致了不少对她心机深藏不露,狡猾的品格的嗔视。但宝钗的苦衷确也不少。其实起初钗黛关系的紧张全然不在宝钗意与黛玉争夺宝玉,而是黛玉对宝玉的深爱所引起的处处防备。如一次黛玉看见宝钗在宝玉房间里,自己敲门却不开,于是想入非非,便对宝玉大发作,解释清楚后,黛玉与宝玉重归于好,情意浓浓,而当宝钗不经意看到时,对此情景全然不理,甚至想借此远离宝玉。书中第二十八回便有记载:“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其中不难看出宝钗是无意争夺宝玉的。书中还有多处黛玉对宝钗的埋怨与挖苦,有时因黛玉多心被气得直哭,宝钗多以一笑化之,甚至主动认错。后来宝钗与黛玉的渊源解开了后,宝钗又真诚地劝导黛玉,成为了“竟比他人好十倍”的好姐妹。宝钗的善功不可没。

        终上所述,判说宝钗是黛玉与宝玉爱情的破坏者是无理无据的,三人最后的悲剧实质是由封建社会家庭下的大环境所酿造的,谁都无法避免。而宝钗的善可以说是这封建无情中的一点动人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宝钗——世故、情感善的统一(18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