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越住越大》

又是一本一口气读完的书。

“住商”是把房子住出价值和品质的能力。

让我想到了另外的一本书,周燕珉的《住宅精细化设计》。两位女士都是从很细微的角度入手,探讨“家”或者说“居室”的更多可能性。包括房子的收纳,性格,氛围等……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利用房屋平面结构更加合理地进行规划。

小家越住越大的出发点是“小”,希望在并不富裕的空间里实现“6㎡儿童房”、“餐厅升级”、“灯光搭配”、“清爽卫生间”、“定制组合柜”、“简约吊顶”等各种能够提升住商的设计做法。插图清晰有趣,尺寸标注准确,算是一本入门级的装修手册。

其中,最吸引我兴趣的是“千元打造出租屋

”的章节,确实是因为还没有买房子装修房子的经历吧,读书这么多年却没少租房,所以会比较有切身感受。加上专业的缘故,自己对住宅设计一直很有兴趣。

最有意思的是,我是在读这本书之前就打造了一间小屋,其中有很多的出发点都和逯薇设计师的想法不谋而合。

2017年的春节,我在弟弟家的一间卧室里,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千元装修计划。一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居住习惯的户型,二来,用最少的钱做出最高的品质,这点也与书中所提倡的“住商”理念相吻合。

房间长约4.5米宽约3.3米,在里边要实现卧室、会客、写作、衣柜等多种功能。

先看最后的成品图



铁板凳+咸菜陶罐+海棠


电脑里是房间的SU模型


盛醋 酒的陶罐


手工捏制的土罐简单上釉


主要工作包括:将内墙上的窗户填补成完整的实墙面;电线的重新组织,根据床头方向,调整开关以及充电插座的位置;旧物的重新利用与修缮。

不足之处:由于改造前内墙已经抹灰,考虑到开墙难度,走线没有采用暗线,虽然采用同色盖线盒,但是整体品质不高,影响整体观感;在室内地坪完成面的基础上做外挂卫生间施工难度巨大,并且成本极高,因此暂时搁置。

可取之处:旧材料(物品)的再次利用,其实我一直觉得老物件是有生命力的,承载了很多的记忆。

铁凳子是我爷小学时候坐过的,快80年了,看到这把凳子就会让我想起爷爷,想起小时候我也坐过这把凳子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写字贴。坛子是奶奶以前腌咸菜用的,也有三四十年历史,其实这种坛子农村有很多,但大家早就不用了,用的都是很好看的玻璃和塑料桶等,我喜欢这种有手工痕迹的东西。又陆续从大理等地带来了手工捏制的陶罐陶杯草席坐垫等,都是些很便宜的手工器物,谈不上美丽,但我总觉得很有质感。这种老物件的简单利用谈不上什么文化的传承,就仅仅是对于过去记忆的延续吧,因为它们的背后肯定也有一段我不知道的往事。

什么是家?

这个话题太大了,有家人的地方是家,有自己的房子才算家,有自己的爱人了就有了家,其实都对,我会再加一条,家是承载自己所爱的地方。

对于很多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家的定义可能会更加的具体一点,一碗魂牵梦绕的酸辣汤,早晨一盘从不加辣椒的酸豆,不需要讲规则的无聊麻将局……都是家。

可能此刻的我对于家的感受就是如此,好友一早开四十分钟车就是为了买顿晚餐,三两分钟见了一面,匆匆离去。对象只是觉得这碗汤很好喝,我跟她说这碗汤就像是重庆的小面。她懂了,也许没懂,毕竟小面对于从来没离开过重庆的她意味着什么,她可能都不知道。

所以家到底是什么呢?我离开了真正的家,去寻找自己的家。在寻找家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离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家越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