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军团》:死亡与传承

因为前天,才临时决定要参加本次的分享。重新回忆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于是努力开始搜寻有关这本书的一切。直到,我看到了封底这行红字,打开了我的思路:这是一个关于生命智慧的故事,不仅感人至深,还让我们叩问人生。于是我想,既然作者是用故事的形式来引发我们思考,那我也用故事来梳理一下我的感受和思考。所以,便有了今天关于“死亡和传承”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我和我儿子的。

大概在去年2018,我家童童快4岁时,他开始问我有关死亡的问题:

妈妈,什么是死?

人为什么会死?

当时我应该是懵的,而且现在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回复他的。可似乎给了他一种不好的感觉,就是:妈妈是会死掉的,可是我不想妈妈死掉。也许是这种恐惧感和无力感,也许是他真正认识到了上坟的这个仪式,导致他后来时不时还会继续询问相关死亡的问题。

妈妈,你的爸爸是不是死了?

他去了哪里?

所以,为了更好的回答他这些问题,我也开始认真思考“死亡”这个事情。一方面,我找了很多有关死亡方面的书,比如《无声告白》、《最好的告别》、《天蓝色彼岸》、《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幽灵了》……这里面,有的书,给自己看;也有绘本的,就给他讲。另一方面,也找了一些关于人类、地球这些通识方面的音频故事启蒙课,希望从中和他一起,找到关于死亡的答案。目前,童童对于“人为什么会死?”他开始接受的答案是:如果人类没有死亡,那我们的地球就肯定住不下。


第二个故事,是我和我父亲的。

我父亲是在2007年去世的。他之前没有任何身体不适,却突发脑溢血,走的很快、也很安详。因为我父亲去世的早,所以童童从来没有见过他。于他,外公可能只是照片上的影像,或者只是“妈妈的爸爸”这个词。但现在,我也成为了母亲。在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我会时不时的想起我爸爸和我小时候。

比如我爸经常带我去爬山,我们在某块只有我们知道的石板上、树上刻画的星星;

比如我初中那会儿,我爸觉得我体质不好,叫我早起跑步锻炼;

还有,我爸最常做的就是用肢体语言让我猜当天吃的菜。


当然,对我爸爸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他时时、处处包容我的时候:

觉得青椒肉丝的青椒粗细没有切均匀,就不吃饭了;走亲戚,看见别人没有及时安排好我的位置,就甩脸走人了;不想爸妈打麻将,就直接把牌桌掀翻了……

幸好,那时有我爸在身边。他从来不会打我、骂我、教育我,只用行动来默默包容我。不想吃这个菜了,他就出门买点我喜欢的凉菜回来给我;甩脸子走人了,他会追出来,带我吃其他的;麻将桌被掀翻了,他们就收拾收拾不打了。那个时候,我所有的愤怒、委屈、倔强、无厘头的情绪都一次次被我爸用他无声的爱给接纳了。

所以现在,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也会去重复做某些事情制造回忆(比如每年夏天,去望丛祠看荷花、吃凉糕、划船;每天晚上陪他读绘本故事;经常陪他踢足球、打羽毛球);

也会偶尔做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留下回忆(比如每年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行;)。

而且,在面对童童莫名其妙发脾气、无理取闹不想干某事、心血来潮非要干什么事,甚至抽风似的要求必须干某事的时候,我会想到小时候的自己、想到我爸爸。对待童童,我能更快的冷静下来,疏导他的情绪,包容他,更会抱抱他。因为我曾经也是这样无理取闹,却渴望得到谅解的小孩。

我希望童童长大后,回忆起他的童年,这些好玩儿、意外的、难忘的事情,都有父母的参与和陪伴。无论那个时候他是在外地求学、工作,甚至是很久以后的某一天失去了父母,他依然会记得这些暖暖的爱,而不仅仅是死亡的痛苦。

有时我也会和童童说:虽然你外公不在我们身边了,但是其实他一直也还在的。他的爱,通过妈妈,传承给了你。就像“爸爸军团”里第二个“做自己”爸爸说的那样:为人父母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沐浴在爱中成长。也是我今天最想表达的:肉体会死亡。但,爱,不会。它会传承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爸爸军团》:死亡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