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众声喧哗时,保持静默可能是最好的善良

虽然周杰在娱乐圈里经常被黑,但他塑造的两个角色,我却非常喜欢,也被认为很是经典:一个是《还珠格格》里的尔康,另一个是《少年包青天》里的包拯。前者温文尔雅,遇事冷静,理性思考;后者不仅聪明,充满正义感,最重要的是非常善良。这两个人的优良品性,都是这个社会所稀缺的。

我要重点说说少年包拯。看过电视的人应该都印象深刻,当中每个案件都有流血死人,每个凶手杀人手法都很残忍。然而,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作为案件的旁观者,所有人都对凶手嗤之以鼻,欲杀之而后快。唯有包拯,作为案件的侦破者,看到了事件背后的更多东西,表现出来不一样的情绪。

大多数人对包拯的看法除了他的聪明,便是他的善良,从潜伏宋土十几年,企图挑拨大宋与高丽之间分歧的沈良(耶律良才),到侉依族的蒙放,对他的评价都是太善良。包拯这么聪明,当然知道过于善良可能会被利用。但他更知道,正是因为自己善良,所以在每一个案件里,他都能做到认识清晰,不随波逐流,才不会伤害到任何一个无辜的人。

就像创业圈里流传的一个故事中说的,亚马逊总裁贝索斯的祖父告诉他,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因为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拯身上自始至终保持的那种善良,比他天生具备的聪明才智更加难得。

之所以要用这么多话来说“善良”这个词,是因为这两天重新刷屏的“江歌案”。一个善良的留学生姑娘,惨遭同屋女孩刘鑫的前男友杀害,事件发生之后的300多天里,那个幸免于难同屋女孩始终没能站出来面对整件事以及江歌的单身母亲。

整件事情并不复杂,舆论针对的是刘鑫在遭遇此事之后的态度。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个和江歌一般大的姑娘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对她的谴责和谩骂几乎覆盖掉了对凶手的追究。原因很简单:凶手自有法律惩处,而躲在门后的刘鑫,却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所以众人要用舆论对她予以制裁。

有一个现象是,针对“江歌案”的评论,传统的主流媒体,比如协调刘鑫和江歌母亲见面的《新京报》,或者凤凰网,其关注点都在事件本身,特别是《新京报》,还原了当事人在整个事件当中的很多细节和心理状态,其评论也在呼吁理性面对和思考整件事。然而,最近几年兴起的所谓自媒体平台,大部分文章都在夹带情绪描述此事,并“设身处地”地从刘鑫的角度去评论,甚至还有某些自媒体号说出“杀人”这样的字眼,同时引来一片叫好。

篇篇10万+的文章,都是对刘鑫的谴责和谩骂。大家都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这个年轻的姑娘缺乏做人最基本的素养。而他们动动小手指,自以为为整件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很多人在评论中声称自己反对“网络暴力”,却同时在文章中不忘“加上一脚”,方能显出他对这个世界以及整件事的关注。

对于刘鑫的行为,从道德层面来说,自然是说不过去,难以容忍的。但是,一众网友是否就有权利从道德上对她进行公开谴责,甚至声称让凶手再次出来去找刘鑫。这种言论,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否比刘鑫未能勇敢面对此事还要更加可怕和令人恐惧?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网络社会,稍微煽动一点情绪,便会让整个氛围变得失控。

退一步来说,这些夹杂强烈个人情绪的自媒体文章,是否真对此事的解决有推动作用?答案是未必。真正有职业素养的媒体人,应该像《局面》的主持人王志安老师那样,无论是采访还是言论,都真正设身处地地顾忌当事人的感受,不再为这起悲剧增添不必要的情绪,同时更重要的是,不断接近事实的真相,推动案件的发展。

这些,我们在自媒体文章中全都看不到,因为谴责别人很容易,反思自我却非常难。所有的“纸上谈兵”,皆出于看了《局面》的视频,然后匆匆而就的文稿,换来相同情绪的回应。

如果说,刘鑫真是那种连做人最基本的原则都不顾的年轻人,那这些自媒体号的谩骂和谴责,对她又有何意义可言?她大可两耳不闻窗外事,移民海外,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但事实似乎没有,也就是说,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到十恶不赦、无可挽救的地步。

相反,如果刘鑫不是那种罪不可恕的年轻人,这些舆论对她的伤害,又该如何清算?如果因为这些舆论,影响了刘鑫出庭作证,任凶手逍遥法外,岂不更加添乱?善良的江歌必然死不瞑目。

这些东西,可能那些只顾流量和情绪发泄的人,自然不曾去想。当然,我无意说那些人有意而为之,但在这个众声喧哗的世界里,当一件事还不清晰明了的时候,保持静默,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可能会是最好的善良。当事件水落石出时,再做定论和判断,也为时不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歌案:众声喧哗时,保持静默可能是最好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