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一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也谈“多”与“少”的辩证法

有人说:“多多益善。”也有人说:“少则得,多则惑。”

你的看法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也谈“多”与“少”的辩证法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人类社会正以某种加速度愈发变得纷繁复杂:海量的信息、激烈的竞争、蓬勃的物欲、百家的学说……让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对此,有人说,少则得,多则惑,为了避免被“多”所迷惑,主动就“少”,也有人说,多多益善,越多越好。而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都不尽合理:现代社会的“多”和“少”不应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应紧密关联:“多”是“少”的前提,“少 ” 是对“多”的去粗存精,不可偏废。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许是对两者关系的最好诠释。

        “少则得,多则惑”是当今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给生活做减法”、“极简主义”等等都是这种观点的变形。这种观点自有其道理,且亲测有效:被群信息轰炸后退群,减少了很多是非,定点看那几家新闻媒体,节约了很多时间,衣服只买基础款,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这里的“少”,相当于“精简”,相比于“大包大揽”后的一笔糊涂账,确实目标更明确,获得感更清晰,这是“少”的好处。

        但是,一味“精简”就好么?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面对复杂的信息,如果不能广泛地收集分析,多方面考虑,仅靠做减法,轻松我们眼睛和大脑的同时,也会遗漏许多信息,主动或被动地造成信息垄断,那么,偏见和误判便无法避免,小则误身,大可误国,“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之言犹在耳畔,不可不慎。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精简”“少”成为高效的代名词,却忽视了积累的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我们沉浸在“弯道超车”“赶英超美”胜利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深厚的经验积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由此看来,“少”也未必“得”。

        既如此,是不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呢?诚然,广博的学识、多渠道的信息、丰富的实践经验、充足的物质资源会让我们看问题更全面、思考更深入、前行更稳健、生活有保障,然而,一味求多也非正解,一旦没有节制反而会拖累自己,走向期望的反面,所谓“多则惑”“贪多嚼不烂”,正是此意。

        既然一味求少和多多益善都非良策,那么,对于“多”和“少”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不妨借鉴古人的智慧。古语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广泛收罗、深厚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获取自己所需,或根据实际,灵活择取。“多”是前提,是基础,“少”是经过淘洗、辨别之后的选择,是淬炼,最终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更自在地生活。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悟透“多”与“少”的辩证法,在喧闹的世界中不迷不惑,步履翩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水作文一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也谈“多”与“少”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