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辉《破解原生家庭之困》笔记

读张辉《破解原生家庭之困》笔记_第1张图片

昨天张辉公众号文章发表了一篇《破解原生家庭之困》,读后觉得这个问题在自己身边比较普遍,特别是对于外在生活与工作的人来说,在过年之际,这个问题总会在欢闹之后多那么一些忧思,所以,读后把这篇文章做一下笔记分享一下。

文章主要是讲述了一位读者向张辉诉说自己父亲的事情,面对一个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没有责任心、也没有什么事业心、整日游手好闲的父亲,自己感觉被既心疼他又讨厌他的情绪困扰,询求张哥怎么办?

这位读者详细的列举了父亲讨厌的几点,如:

1. 他除了爱我这一点以外,完全不像一个男人;

2. 家里因为拆迁款变得相对富有,就开始赌博,也没有正式的工作,每天游手好闲,在家几乎不干家务,经常向老婆要钱,喜欢喝酒......

3. 读者说心疼他没有钱,心疼他经常没事干只能和人坐在麻将馆唠嗑,吹牛,抬杠。心疼他小城市两千多的打工生活他看不上,受不了那个苦。

这种情况在小城市应该说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对于晚辈来说,确实是既心疼又讨厌又没有办法。

以下内容均摘自张辉文章:

1.人生有三大挑战:第一是走出原生家庭;第二是财务自由;第硬活出自我。

2.原生家庭之困的实质在于:你在成长时碰到了心智还不成熟的父母。在《少有人走的路》和《巨婴国》这两本书里都揭示了一个秘密:很多人年龄不小,外表也是成人,但内心依然不成熟,并且拒绝成熟,直到终老。如果你的父母家人具有这样的特质,那么你十有八九会深切的感受到“原生家庭之困”,并且这个问题可能无解。原因很简单:最终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如果一个人不愿意长大,其他人是没有办法的。

3.哪些人会成长为巨婴?答案是:如果TA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可以不断的逃避责任而不受“追讨”,甚至能被牢牢的庇护起来,那么Ta很有可能成为巨婴。所以,有两类人最容易成为巨婴:1.从小被溺爱的人;2.一些小时候受过伤害或者冷遇的人(父母的补偿心理和人类内心深处的受伤感)。

4.如何在识别巨婴之后能保护好自己?因为你若不保护好自己,你也会被一同拽入深渊,甚至你也会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把原生家庭之困在你的家庭中延续下去。这就像你尝试去救一个溺水的人,但却被对方拖入水底,其结果变成更大的悲剧。

5.自保的方法是:坚持理性和原则。在越不理性的环境中,你越是要理性,只有这样才有生机。最大的理性是:真正认可一个道理,即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负全责,对他负有限责任。

6.基本原则是:1.只做自己应该做并且可以做到的事情;2.不做自己能力之外或者责任之外的事情;3.就原则1和原则2与对方做尽可能透彻的沟通。

读完这篇文章,再看文章后面的留言,发现有很多人留下了长长的留言,感觉点到了自己心槛里。

还有人专门解释了为什么一想到家人这种情况又心疼又恨就控制不住情绪,甚至忍不住掉眼泪的原因。——这在心理学上,叫“条件性情绪反应”,也就是说遇到特定刺激时,会有情绪(甚至行为)不受自己控制的反应。一般来说,这种条件反应不是一天形成,而是家人多次情况的出现,逐渐被植入到你的潜意识中去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多人也许在学习、工作中都感觉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有方法的,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法去解决。但,一旦到了自己家里某些事情或某个人就会感觉到束手无策,头脑发麻......

我想,这也许就是遇到了原生家庭之困吧。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首先,先给自己做一次深呼吸(一次不行,就两次,依次类推...),在心里面告诉自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能控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你无法去改变别人,你只能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尽可能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具体事情;

其次,不要试图一次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在面对家庭很多事情,再聪明的人,有时也需要保持耐心耐心再耐心,尽可能地去沟通,沟通不是说服谁,而是最大化的达到双方的一致与平衡。一时不能理解的事情,就先放一放,也许过了若干时间之后,总会有一方或双方会幡然顿悟;

最后,让自己成为那个能够说话的人。很多时候不是你的道理说的多么好,对方就愿意听你的了,而是在你说那话的时候,在对方心里Ta认为你是否是哪个说话的人。你说的有道理,是因为你本身就是道理。所以,当你准备去说别人时,先衡量一下,如果你能做到,那就先做出来再说,如果你不能做到,即使你觉得你再有道理,也要谨慎地说,最好是不要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张辉《破解原生家庭之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