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各类学习活动,会接触各行各业的小伙伴。一次,有个外企小伙伴问我你是做什么的?当我诉说了工作中的尴尬境遇时,她却安慰我说体制内稳定,社会地位高,还有固定的假期可以到处去旅游。我也扪心自问,体制内的工作是铁饭碗,好好干就是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但是,这份体制内的工作到底值不值得?
1、职业价值观
我想我遇到了职业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职业价值观是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是人生价值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职业价值观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职业价值观不同。职业价值观反映了当下最看重最渴求的部分。舒伯总结了利他主义、美感、智力刺激、成就感、独立性、声望地位、管理、经济报酬、社会交往、舒适(环境)、安全感、人际关系和追求新意13种职业价值观。
2、职业价值公式
怎样判断一份职业的价值?职业价值公式=收入+发展+情感。任何一份工作,它的职业价值都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经济收益,指的是你收获得的物质回报,薪酬、福利、股票期权都算,这是短期收益。经济收益看年薪还是月薪?看时薪。年薪50万的制片总监工作与年薪24万的市场策划,如果按时薪算,年薪高者未必时薪高。
第二部分是发展收益,指的是这份工作带给你的发展加速度、上升空间,这是长期收益。发展收益,要看行业趋势和平台速度。发展要看行业、看平台,这是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小钱靠工资,大钱靠趋势,长远职业收益,主要看这部分。
第三部分是情感收益,指的是你在这份工作中的过程和体验,是当下的价值。情感收益,看的是职业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比如人际关系、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是否认同、工作带来的社会地位、工作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和家庭等。情感收益最具个性化,和幸福感关联最大。
3、如何判断一份职业值不值?
怎样判断一份职业值不值?看整体,抓重点,不冲动。首先,看整体。不能只看钱,不思考发展维度。售楼是一件赚钱较多的工作。在房地产行业好的时候,卖一套房就抵上别人好几个月的工资了。但是2014年-2015年,房地产行业进入寒冬,一个月能卖出好几套房变成一年能卖出去几套房就很不容易了。所以,售楼这个工作赚钱多但是没有发展。
其次,抓重点。在职业发展前7年,攒本钱,而不是光攒钱。第二个7年,多赚钱,因为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重担都在你身上。此时,经济压力是很大的压力,而且这时也需要攒下一些资本,让自己在40岁以后真正想做点什么的时候,不用再为钱所困。同时,也有一定抵御突发情况的经济能力。当你职业发展的比较好,在35-40岁,要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以自我的价值实现为核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第三,不冲动。离职时易冲动,冲动一时爽,冲动过后还得付出代价。我很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在上一家单位没有解决的问题就离职,在新单位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以逃避心态离职不可取。按古典老师说的,应该在原单位磨练,解决问题后再跳槽。
1.你当前工作的价值打分是什么?哪个最高?哪个最低?你最想提升哪个部分?
收入收益(2分)+发展收益(3分)+情感收益(3分)=8分(10分制计算)
我的职业价值观,排在前三位的是工资待遇、个人发展和志趣追求。目前我的职业价值得分和我的职业价值观相匹配。
收入收益最低,体制内工作环境,行政管理岗,工资按照管理级别发放,目前所处的职位工资待遇不高。行政管理岗位,我已经看到了职务晋升上的天花板,目前努力的方向是职称晋升,走专业技术岗位路线。这是我最想提升的部分。情感收益上,虽然有寒暑假,但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过于强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份工作就像是围城,城外人羡慕,城内人冷暖自知。
2.你见过哪些因为缺乏整体的思路,而做了错误选择的例子?
我的职业发展很稳定。毕业至今,工作快10年,一共经历过3份工作,民企、外企和事业单位。我做地错误选择是在民企和外企离职时,和原单位领导闹地很僵,给他们一种感觉,我特别想尽快离职,忘记了原单位的好。这个经验教训让我吃了亏,以此共勉,希望大家不要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