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和澄清问题]课后总结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工作整个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循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弄清楚,我们所要解决真的是目前看到的问题吗?学习了这节课懂得,如何确保自己找到真正存在,真正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先给“问题”下定义,研究什么才是问题。看看下面生活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1最近客户退单率很高,怎么办?

  2在这家公司工作3年了,工资只有6000,我该怎么办?

  3大四了,我是需要选择考研还是工作?

第一和第二问题是希望和实际之间存在的落差,可能希望退单率是零,但最近几天退单率比正常高出了很多;可能希望工作了三年后工资比6000还要高,可是实际只有6000。这类问题统称为,落差型问题,或者R型问题。简单用字母“R”(result结果)来表示,R2指希望的结果,R1是现状的结果。R2-R1就是存在的落差。需要我们想办法去弥补。

第三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希望和实际的落差。可能明确有两个希望,但不能同时选择,两者存在冲突。这问题统称为冲突型问题,或者A型问题。A(action)代表我们有两种可以去做的选择,需要我们去分析两者之差异,衡量利弊,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

基本上我们面临的问题都可以归纳为这两种抽象的概括模型。

落差型问题的解决流程,首先先澄清问题,确定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它的本质是什么?其次尽可能多的找到它的原因,然后从中找到最本质的原因,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到底是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把他解决,通过一些对策去弥补这个缺落,该如何从中挑选一种最好的对策去执行,经过这四步把一个R发型问题给解决掉,这节课主要学习了第一步,如何澄清一个问题。

  R型问题主要是我现在R1现在要走到R2,但我想要去的地方真的是R2吗?会不会走错路了?因为我们直接面对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真实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做过乙方的朋友肯定会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个方案已经做出来了,甲方说再改改吧,改完第二第三后,最终还是用回第一版的方案。就是事先没有沟通好,理清说根本的要求。上课中的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朋友请教他,如何才能写出像老师那么好的公众号文章。

老师没有按正常的套路出排,约个空闲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一步步教他,应该怎么选题,怎么吸粉。而在这里运用澄清和定义问题的思维展开。他为什么想要写好文章,通过下图一个不断循环的方式对话,把问题转化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就可以清楚看他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看到他是根本的需求的,根本不是说想写好文章,而是想通过做自媒体,达到长期稳定的盈利,来养活自己。但他就认为养活自己了,需要接广告,广告需要很多粉丝,粉丝需要很高的转发率,转发率高,需要文章质量好。他是通过一整套推论,打包成一个养活自己要写好文章的论断。


[如何定义和澄清问题]课后总结_第1张图片

通过不断一层层的询问,找到最深层的需要,问答都是因果关系,发现推论中的层级逻辑不够严谨,粉丝转发不一定是因为你写的文章质量高,才转发。要考虑公众号的受众,也可以搞转发抽奖活动等等宣传方式。还有广告不一定是自媒体全部收入,可以提高自媒体的运营能力,可接其它自媒体的代运营业务,但关键是他又不擅长写文章,可以从自己特长的方面去发力,效果会更好。文章可以让给文笔更好的同事去写。从需求到最初的问题之间会跨越很多个步骤,每个步骤会隐含着论据,但这些论据不一定成立。

这种现象称为显得性启发式,指我们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总是会从脑海里选出最常见的,最迅速被我们想到对应事做为答案。但它不一定是最好的答案,还有更好的答案替在大脑深处,需要我们浅浅的联想,不断去审问,才可能发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定义和澄清问题]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