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

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_第1张图片
摄于·伊朗

很久没有打开这个页面,静心写点东西了。

在前段时间将近一个月的日子里,我每天在脑海里可能过了一百个想法,一到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似乎总是在无尽的自言自语,心中像是有个日记本早已形成了无数的文字,但坐到电脑前面对着一片空白的文档,我还是茫然不知所言。也许是我的词藻穷尽写不出,更也许是不太愿意面临自己内心的真实独白。

这段时间,我像是无所事事,又像经历了很多事情。我感觉自己一个人经过了一场漫长的内心战役,不停地喃喃自语,内心纠结压抑,最后都要笑着说出来。

回国这三个月,算是我的一段空白期;其实如果按工作来算,自从离开了我的土耳其公司,我已经大半年没正式工作了;只不过在路上尽瞎折腾自己,做过旅行定制,带队旅游,也靠着旅行代购(在此保证良心正品)想让自己走得更远。

可我还是绕回来了,回到国内,回到熟悉又陌生的深圳,依然朝气蓬勃、生活充实而忙碌。在这里,每个人看起来还是那么有方向有目标地努力和向上,但步伐匆匆,这是深圳这座城市赋予人的一种气质吧。然而我依然还是不太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或者不知道怎么铺好石垫让自己能真正地更加稳当地走向我心心念念的远方或生活方式。

过去一年多的游历,我认识了很多在外长途环球旅行的人,走得或远或近,或长或短;甚至有一些人就是真的一直活在路上,走在路上,各显神通的活下来,而且这个群体数量在中国青年中一直在增加。我曾看到一个自媒体系列文章《一百个不上班的人》,而我慢慢意识到,其实不止一百人不上班,不止有一百种人生,不止有一百种生活方式。


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_第2张图片

我像个心虚的偷窥者,这段时间观察了很多同期在路上认识的长途旅行者或像我这样的间隔年归来者,我一一翻开他们的朋友圈,默默观察他们在新年后的生活状态;或者是故作热络而心虚地向一些尚且熟悉的旅行圈朋友,询问他们的旅行和生活计划?

有位朋友在间隔年旅行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国家常驻,成为了一名潜水教练;

另一位朋友,和我一样迷茫后又早已收拾行囊坚定出发,奔向了中东策划了一系列特别有趣的沙发客系列vlog;

又有一位姑娘,在路上四年,早已把旅行当作生活常态,成为了玩转全球的代购买手;

更有甚者,属于勇气和财气可嘉的一类,风生水起地做起了跨国贸易等事儿。

等等诸如此类这些朋友呀,一个一个地拎出来说他们的故事,都比我有意思多、强太多了。


而我依然在探索,依然在犹豫不决。我终于发现自己总是陷入这样的困境中。

从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抉择,每一次的变动,每一次跳出舒适圈,进入一个新环境,甚至跑到国外工作,跑到不同国家或城市游历和体验生活,然后还是回到原点,面临再次抉择。

我突然觉得自己目前为止的人生就是在不断不断地“crush-crush-crush”.  总结一个字,可能就是“作”吧。

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_第3张图片

第一次认识和理解crush的这层含义,是从作家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一书中“论爱情之不可能”系列随笔散文 中阅读得到的。这种crush的状态,我想不仅适用于感情状态,应该也同样适用于生活中每次改变和转折的状态。

我无形中陷入了一个crush怪圈么,内心深处总是不满意现状,其实仔细分析自己,有什么不同呢?

因为我总是求事事出彩,期盼自己能胜人一步。我内心的不求安分,就是每次总觉得自己眼前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很贪心,我既贪恋现世安稳的美,也依然无比渴望在外旅居流浪的生活。

我不是一个完全不受管束的人,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我很有集体意识和组织性,想象着回归准点上下班、时不时加加班的工作,周末能休息一两天和家人朋友小聚,享受都市生活的舒适优越和灯红酒绿,一年有一两次小长假可以出去长短途不等的旅行,保持自己旅行和读书、写作等等爱好,也算能过上不错的小白领生活,或者说是隐形穷人吧哈哈。

但是我依然对山川湖海有太多的期待,对居无定所却四海为家的漂泊生活有太多的想象。我经常天真地幻想,可以去每个喜欢的城市旅居一段时间,和许多不同地方的当地人聊聊天,想知道这个世界之大,到底还有多少无奇不有和数不尽的风景,喜欢自己在路上永远生机勃勃、不知疲惫地奔向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目的地,希望在尚且漫长的年岁里能够快乐地虚度时光。

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_第4张图片
摄于·土耳其

因此在这段日子里,我一个人窝在家里,脑海里浮现了很多种以后可能的人生;我像站在十字路口,被时间有限的红绿灯警示着必须向前走做出一个方向的选择。

只能说自己还算个能力和运气都不算太差的人吧。其实回国后这几个月里,我陆续接收到不少的机会邀约——前东家的公司职位复原,也有老同学开出的高薪创业岗位,或者旅友三番几次邀请的合作创业,甚至有海外朋友提出的一些中土渠道合作。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考虑和对比后,居然都被我一一拒绝了。

有个人告诉我,选择一定要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去做决定。

我知道没有哪种选择是分对错的,我甚至相信大多数时候很多人生都是殊途同归,所以更重要的是过程吧。有时候,乐观如我都会认为生活就是可笑的死循环,人的这一生到底该怎么过,其实最终无非都是同样的结局。

因为接受过外国文化教育,我认同个人主义,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充实而非外在的物质条件。工作要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亲密关系要追求灵魂的共鸣,人生不是只能用多少岁前的稳定和妥协、婚姻、存款来片面定义成功或失败的。

可是我好像一项都没做到。我甚至认为自己变得有点孤立,在同龄人的大部队里,不知道算是走得远了还是走得慢了。

自从回到国内,一接触身边的同学朋友,包括自己最亲的家人,几乎每次的聚会话题或家庭日常闲聊,基本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孩子、车房贷等各种吐槽不易。实际上很少人关心我在外漂泊的这段经历到底发生了什么触动人心或惊心动魄的故事,内心获得了什么,只留下一句“有机会和你一起去玩啊” ,这就像在说“改天一起吃饭啊” 容易许诺但很少实现。因为一转头大家都接着忙嘴上骂着、心里怨着但手上都放不下的工作和孩子了,日子好像就这样重复着。

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_第5张图片

我像是慢慢地认识了生活的本质——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很不易。看起来,我们都是一样地上学读书、上班下班、吃喝玩乐,实际上隐藏的诸多的不易。我们在种种不易的人生罅隙里,不断找寻自己,完成自己。旅行,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作为长途旅者或间隔年经历者,我们费尽心思去旅行,去体验,去冒险,最终不都是为了用我们浅薄的认知去用力体悟——此时此刻此地的“我是谁”“我要成为谁”。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从“过了25岁,就活成了自己的影子”中幸免。

在逐字逐句又思绪凌乱的写下这些无序的文段后,我貌似能听到自己内心的两个声音一直在拉扯;但所有的一切声音都掩盖不住身旁睡中的母亲一声因病痛而发的轻叹与咳嗽,我终于明白自己最后做出的选择也许不是妥协,而是在爱的动力下作出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决定。


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_第6张图片
摄于·格鲁吉亚

我应该把目光投向现世的安稳,自力更生,为家人尽一份心力,能力所及之处,做一份喜爱之事;但依然保持浪迹天涯、心中装满全世界的一份热枕之心与欲望。

也许幸运如我,还有什么样的工作比成为一名“旅行定制师”更适合呢? 

我希望能让更多人无所顾虑地踏上他们心心念念的那片土地,全身心投入体验异国他乡的风土和美景;因为再美好的文字和照片,真的还是无法实现旅途中的感同身受。

我希望我们在日常不易的生活中,因为每次新的旅行能够对世界有一些新的认知和体悟。这样的话,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更好了一些?

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_第7张图片

所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虑之后终于勇于把我内心如此纠结的心理历程坦诚地用文字再次表述出来,一是 希望对好奇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归来后有同样心理困惑的人儿有帮助;二是 恭喜你找到你朋友圈中热爱旅游的宝藏女孩——我,要正式成为一名“旅行定制师”了! 

我愿意把自己的热爱当成事业,我想再加上自己90分的努力,结果应该不会太差吧? 希望你们每次想旅游的时候,都可以想到我呀~这算是给个人品牌先打个硬广了么?!

如果是,希望这是个加分印象,欢迎点赞或随手转发分享哟~❤️


本文若您喜欢,留言/分享/打赏都是满满♥

欢迎关注 “Lynne书芹”

间隔年 土漂少女  漫生活  看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经历了间隔年或长途旅行后回来的人怎么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