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书的时候,是更多的看一些优秀企业家的成功案例,还是去看一些别人分享如何失败的经验呢?
你跟人去请教,是愿意请教一个成功的人是如何成功还是去请教一个落魄的人,是如何失败的呢?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到底对于我们的成长哪个最重要呢?
为什么?人们常说读了很多的书,听了很多的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带你通过学习什么是,幸存者偏见来了解到底该向成功者学习还是向失败者取经?
二战时期,美国的统计学家沃德教授被认为研究如何降低战斗机被击落的概率的问题。他通过研究发现,战斗机的机翼是最容易被子弹击中的,而飞行员的机舱和飞机的尾部是最少被子弹击中的。
当时的航空技术是只能加强局部位置的装甲,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该在哪个部位做加强性的设置呢?
作战指挥官的观点是,一定要加强机翼。机翼经常是被子弹击中,而且再经过飞行员们的描述,在机翼被击中之后,是如何通过自己熟练的操作技能把飞机安全的返航。态度非常坚决,就是要加强机翼。
但沃德教授的建议是,加强飞行员的座舱和飞机的尾部。沃德教授认为,作战指挥官在这件事情的分析上,就犯了一个逻辑归因的错误,幸存者偏见。
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分析的这些战斗机都是能安全返航回来的战斗机。一些战斗机大多是机翼出现了子弹的打击,驾驶舱和机尾是没有受伤的。那么试想一下,那些被击落的战机,有可能被寄到了哪个部位而没有返航呢?很可能是被击中了驾驶舱和机尾。
后来经过实时的证明,沃德教授的判断是正确的。在驾驶舱和机尾,做了局部性的加强之后,被击落的比例显著降低。他们也同样去做了,被击落飞机的残骸分析,发现被击落的飞机大多是被击中了驾驶舱和机尾。
这个案例告给我们,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
所以你能明白吗?如果在研究的时候,研究的对象是,活下来的这种人如何活下来的?他们实际是没法儿给出很客观的答案,到底是通过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活下来的?
但是如果研究的对象是那些没有活下来的人,可能会发现另外的答案。但是这些没有活下来的人是没法开口告给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
幸存者们,没法很客观的描述,为什么能幸存下来,给到的答案是带有很多的主观判断。你可以把这种情况理解为*幸存者偏见。
一个人成功了,他可以通过他的战绩来把他的成功的案例进行书写,他的逻辑是他在做了哪些事情让他做成功,他的这本传记中,可能会夹杂着非常多的主观的逻辑归因。他其实不知道,那些和他在同一起跑线上创业的人,到底因为什么死去。他只知道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对了哪些事情。要知道,创业是九死一生。其实你你最应该了解的,是其他那些失败的人到底经历了哪些困难?
龟兔赛跑的故事,乌龟能赢是因为兔子偷懒了。这件事情并不是激励乌龟要去赢兔子,而是要警醒兔子,不能不尊重对手放松警惕。
赢了比赛的乌龟,可以写出了一本书,他在这场赛跑中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期间遇到哪些挫折,他依然坚持,别人在休息的时候,他也依然没有停歇,最终经过自己的坚持,终于达到了终点。
非常励志的一本故事,但你想一想?这种逻辑,对你在实际场景当中的指导意义大吗,是属于鸡汤还是属于方法?
若你有幸能采访到兔子。兔子给到你的答案非常简单,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尊重对手,这是一场必赢的赛跑,但是如果你忽视对手,那么是有可能被对手反超的。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当中,要去想办法让失败的人开口说话,而不是围绕着已经成功的人去听他们分享如何成功。
要理解,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幸存者。成功非常简单,就是少犯错误。但是犯错误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张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