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文系真是件“廉价”的活儿?

    2014年高考结束后,成绩算是足以上个不知名的一本学校,心里有那么一瞬间窃窃自喜过。在填志愿的时候,当时也是想都没想,就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何为『汉语言文学』?高考意味着高中生活的结束,接下来就是要填志愿。但在整个填志愿的过程中,我是全凭着运气在填。家人对此也不是很懂,全然由着我的喜好来。不过,老妈也曾对我提过些建议,女孩子嘛,应该去学师范类的专业,以后出来好当老师,最起码还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也不知道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抑或是刚好碰巧就撞上了。那个时候,我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简直是一张白纸,最后还是忍不住自己在百度上搜了一番。

    当看到这门专业以后是要学中外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原理、中外戏曲史,甚至还有美学等等。总之,诸如此类听起来让人瞬间觉得高雅,当然,高雅只不过是我对文学的一种臆想罢了。

    直到现在毕业,有人也曾对我所学专业感到好奇:你们『汉语言文学』到底学什么呀?是不是每节课都在学怎么写甲骨文。

    每每听于此,吾思,该如何回应呢?

    所以,我总是回这类人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毕竟这个问题,我四年都没回答上来过。

图片发自App

    在大部分的眼中,学中文系毕业后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可他们只会一味地问你中文系到底是学些什么,或者是以后毕业可以做什么?久而久之,读中文系渐渐变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一件“廉价”活儿。

    但少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要学中文系?

    对于中文系是件“廉价”活儿这一看法,我是极其的不认同这种观点,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本就是读中文系的,无关乎敝帚自珍,我更不姓王,也无需在这儿自卖自夸。

    大抵读中文系的学子,都不会后悔自己曾经选了这一专业。

图片发自App

    其一,先不说远的,中文系让我在大学四年里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习惯终身受益。

    依稀记得,起初刚接触外国文学时,王老师就会要求我们一定要多看名家之作,于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塞万提斯以及歌德到19世纪的雨果、华兹华斯、巴尔扎克、狄更斯、福楼拜、哈代、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因为她是一位特别爱在课堂上提问的老师,几乎每节课都得提一两个问题。若是你看见上公共课手里捧着一本小说的书,那他八成就是中文系的学子。

    外国文学老师的阅读布置量还算人性化,最恐怖的还是当代文学老师老刘,也正是因为老刘,我们才无愧于中文系学子这五个字。那一年估计是每个人的阅读量最顶峰时期,现在想想,那段日子过得真是踏实、舒心、充盈。

图片发自App

    其二,中文系教人披文入情,享受孤独。

    在当下高度物质化的文化荒原中,有多少人能静心看完一整本书呢?在大部分人眼中,中文系不就是看看小说,有点像是在不务正业。

    其实,中文系看小说也并非能随心所欲,有时候很孤独,很枯燥,尤其是要啃一本与本人建构的世界完全相悖的书,或者深邃奥秘的思想,毋庸置疑,这一点是很难的。

    可中文系让我们在这个浩浩沸鸣的大千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栖息地。这块栖息地不用很大,也可以极小,在我们疲累时,给予以精神力量,便足矣。

读中文系真是件“廉价”的活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至少,中文系可以做个思想者,我喜欢思想家胜过实业家,我也依然喜欢哪句『在世间所有的虚妄追求都过去以后,文学依旧是一片灵魂的净土』。

    如果我没有能力成为一个有钱人,我也甘愿做热爱文学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中文系真是件“廉价”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