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找一件西周时期的秦国文物,然后由此切入聊聊秦国历史。
但西周时期的秦国又弱小又没文化,没留下太多文物。
找了一圈,发现自己没什么选择,只能讲不其簋。
不其簋
不其簋,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秦国青铜器。
国家博物馆有它的盖子,这话的意思是,国家博物馆没有不其簋的簋身。
我们原以为不其簋的簋身可能早毁了,但1980年,我们在山东省滕州市挖出了一件青铜簋。
这件青铜簋的簋身和簋盖,铸造工艺不大一样。
簋身上的铭文,和国博藏的那件簋盖基本一致。
加上两者尺寸、纹饰也配,所以我们怀疑这两个东西原来是一套。
如果这怀疑是真的,那簋身为什么会跑到山东,另配一个簋盖?
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发挥想象力好了……
猃狁之战
铭文字数有点多,就不著录了,直接说大意:
严允侵扰周的西部,周王命伯氏和不其抗击,进追于西。
所谓“严允”就是“猃狁”,就是后来的“西戎”、“匈奴”。
西周时期的“猃狁之战”在传世文献中多有记载。
比如《诗经》里的名篇《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对开头不熟吗?那看一下结尾: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士兵迟迟不能回家就是因为要跟猃狁打仗。
猃狁之战持续了好多年,不其簋上的事可能发生在公元前820年。
这一年,“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史记·秦世家》)。
另外,《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秦庄公名“其”。
先秦时常用“不”字作语气助词,所以铭文里的“不其”很可能就是秦庄公“其”。
对秦庄公而言,这场猃狁之战可以说是复仇之战,因为他的父亲秦仲是被猃狁杀死的:
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史记·秦本纪》)
这句话里有一细节,“乃以秦仲为大夫”,是的,当时的秦国一把手只是大夫。
事实上,当时的秦国算不上诸侯国,它的身份是“附庸”。
非子邑秦
《礼记·王制》里说:
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也就是说,附庸的地盘很小,也没资格朝会周天子。
不过,即使是附庸,得来也并不容易。
那是周孝王时候的事,周孝王听说犬丘(地名)的非子(人名)很擅长搞畜牧业,就让他为周王室养马。
非子养马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好,于是周孝王想奖赏他。
一开始,周孝王想的是让非子作他们宗族的族长,但是非子家的状况有点复杂。
非子的父亲叫大骆,大骆有一个妻子是申侯的女儿,
申侯跟周孝王说,我们申家跟西戎常年通婚,我女儿身上有西戎的血液,让我的外孙当老大,西戎才会买账。
周孝王听了这个,就不再坚持让非子接大骆的班。
他换了一个奖赏方法:
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史记·秦本纪》)
这个方案相当于是分家,让非子拥有秦地,成为独立的一支。
后来,猃狁之战的时候,秦这一支很惨,秦仲被西戎杀死了,但犬丘这一支更惨,被族灭了。
所以等秦庄公打回去,这一片土地都归了秦庄公,秦庄公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
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史记·秦本纪》)
到了秦庄公的儿子,也就是秦襄公,秦国终于正式成为诸侯国。
转变的契机是,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
之后,东周的时代开始了,秦国的故事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