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说的是指导,不是辅导。辅导的内容是具体的,指导的内容是方向性的、方法性的。
我就遇到过几个这样的家长。孩子上了半个学期辅导班,两位家长一次面儿也没露,一个电话也没打过,甚至,一分钱也没交过。期中考试结束了,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电话打过来了,说话很刻薄,“我家孩子上了你们的辅导班,半点提高也没有。”
请问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意识到,课业辅导是学生、家长、老师三方的责任,要想辅导取得效果,就像滚石上山,是需要三方的合力去提升的,而不是老师一个人拼尽全力,学生和家长坐享其成。
作为家长,你了解过孩子上课的情况吗?督促过孩子完成作业吗?知道孩子学习的困难在哪儿吗?您听说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吗?同班同学参加辅导就有效果,不正是生动注解吗?作为家长的你,把指责老师的时间放在督促自己孩子身上,放在和孩子一起发力用功学习上,相信你的孩子辅导效果一定比现在好。
家长,醒一醒吧,是时候,是该你承担家长责任了。你唯一的孩子你都不管,怎么能有勇气指责别人不负责任呢?
(二)、没有指导方法的家长
有些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的心情,可以用心急如焚来形容,但是家长缺乏有效的方法,对孩子的指导总是不能见效。
有一位家长B就是这样,B本人就是高中老师,但是教不了自己的孩子。有时B和自己的女儿说话说不到三句就能吵起来。由于亲子关系有问题,他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他没办法,把孩子送出去让别的老师教。但是B的女儿问题太多,积重难返,加上孩子心理有问题,即使他全程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见起色。
就我对他们的了解,我分析造成这对父女现状的原因有两层。表层的原因是B对孩子的指导缺乏有效的方法。B本人是学霸,是优秀教师。他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是他的父母“望天收”的产物。B从小在学习上、生活上都很自觉,一路本科、研究生,没让父母操过心。他本能地以为,自己的女儿应该复制他的成长道路,等他发现孩子完全和他不是一个类型的时候,从心底里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他尽力去帮助孩子,但是孩子在他的高压监督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
深层的原因是亲子关系有问题。孩子从小缺少B的关注。孩子2岁时,父母离异。孩子归B抚养,但是孩子14岁之前,B一直为自己的学业和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和来自农村的爷爷一起生活。在幼儿园和小学这重要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阶段,孩子没有得到正确和有效的指导。B和孩子也没能建立亲密的父女关系。
孩子小学的学习成绩算得上名列前茅,初中开始就滑到了中游,中考前继续下滑,最后勉强考上高中,到了高中,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基本是垫底的状况。
B自然是又急又气,孩子不仅是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都很有很多问题。B想纠正,但是要管要纠正的问题太多了,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呀!结果是B一指出孩子的问题,孩子就犟嘴反驳,父亲再管,孩子就急了,有时父女俩甚至大打出手,父女俩人陷入恶性循环。
B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改进方法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
可能亲子关系的改善,比改进教育和指导方法更重要吧。
(三)、人品有缺陷的家长。
说老实话,我接触的这么多家长里面,人品有缺陷的确实不多,但是也确实遇到过。
一位妈妈T,孩子在排名靠后的高中上学,她也想让孩子提高,听别的家长说起我们的辅导班,于是主动联系了我,我听到孩子的情况后,担心孩子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跟不上辅导老师的节奏,到时辅导不出效果,但是我不方便直接拒绝她,所以建议她的孩子来试听,如果孩子试听后感觉能跟得上,再来正式上课。
结果,孩子试听完了还是挺有信心,表示能跟得上,愿意来上辅导课。所以孩子就跟着上了大半个学期的课。
但是孩子坚持得不好,十次课学习期间请了三次假,上课的连续性没法保证。
到了期末,孩子的成绩没有起色。
家长的电话就来了。电话里,家长抱怨辅导没有效果,并且很直白地表达,学费都白花了。
我很无语。孩子的基础是怎么样的,家长都知道;学习习惯如何,家长必定心里也有数;孩子不来上课,假也是家长请的,理由都很充分有时很奇葩。作为家长,你希望孩子成绩能提高,请问你都做了什么努力,你是帮他打基础了,还是帮他改习惯了,或者你要求他坚持了吗?你和老师沟通过孩子的情况吗?你什么都没做,你指望孩子自己成才吗?
还有一位家长S,强烈要求上一对一,我建议她的孩子先试听,试听后再确定是否上一对一。试听完后,家长表示,孩子很喜欢老师的课,确定要上一对一。结果孩子上了两个小时的一对一,超时又问了40分钟的问题,两个小时40分钟还没停止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辅导老师对学生的课后提问都是不收费的。有的孩子好学,老师也喜欢,对孩子们的课后提问都是免费的。老师很少拒绝孩子。家长S也很清楚这点。不过当天老师要去坐车回家,在孩子问了40多分钟问题后,老师说明了情况,交代孩子如果还有问题下次上课再问。
到了该上第二次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