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谈鬼:鬼的形貌(1)

茶余谈鬼:鬼的形貌(1)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近一段时间在串看《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搜神记》以及栾保群先生写的《鬼在江湖》。后来又买了袁枚的《子不语》。想趁闲喝茶之余,谈谈关于鬼的话题。

本来是打算待写出来整理之后再发出来,无奈要更文,只好边看书边更文,看看能谈出个什么鸟来,最后再来整理。

其实栾保群先生的《扪虱谈鬼录》(也叫《鬼在江湖》)关于鬼的话题已经谈得很全面,栾先生博闻强识,引经据典,将这个鬼话题谈得几乎是滴水不漏,那还有我什么事呢?我也没有先生的那种博闻,手头的资料又少得可怜,硬要谈,无非是班门弄斧罢了。

退而求其次谈点别的吧,比如谈那个什么,又怕再被叫去写检讨。谈情说爱呢,已经谈了一次,还没结束,不能再谈。

所以只有谈鬼,就当作是我闲得蛋疼罢。

那么,鬼长什么样子呢?

我也没见过,再说我也不想见啊!人只有在不高兴时才说“见鬼去吧”,那大抵这“见鬼”绝非是件好事。

老辈人说只有阴阳眼或触了霉气的人才有可能见鬼,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擦了牛的眼泪,立刻可见鬼。

这些我通通都不要,因为我是一个胆小之人。我之谈鬼,其实说出来真不怕你笑,有点像叶公好龙。如果以后搞出个“李公好鬼”的典故来,虽说从此史榜留名,但于现在的我来说,总是不愿意的。

不得不提的是,晋书里的那个阮瞻见鬼。阮瞻见鬼是因为他仗着口才好天天跟人家说天下无鬼,结果搞得鬼很生气,化作人形来找他辩论,最后却输给了阮瞻,只好现身说法,你丫不是不信鬼吗,来看看你大爷本尊。那鬼现出原形后就消失了,吓得阮瞻病倒了,一年后竟然死了。

书中也无交代阮瞻看到的鬼是长什么样子的,我想既然能吓病阮瞻,这鬼的尊容大概也好看不到哪去。

所以,谈鬼可以,见鬼我不要。

其实,不要以为人怕见鬼,鬼未必不怕见人。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记的是董文恪公遇鬼,竟被鬼称为“鬼”,看到他竟落荒而逃。由此可知,我们对于鬼来说,未尝不是他们眼中的“鬼”。

既然如此,怎么谈?——道听途说。

就像蒲松龄,瓜棚豆架下一壶茶,谈出《聊斋志异》。那些故事要他事事经历,那还得了?

还有栾先生的谈鬼录,也是于野史笔记中寻踪擢影,谈古而论今,并非亲眼所见。

倒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时会说到纪昀自己遇到的一些诡异的事。但所记之事,大多也是道听途说。

因此,谈鬼,不必亲历,道听途说可也。

现在进入正题:鬼长什么样子的呢?

依栾保群先生说,鬼有三种样貌:

一,为“标准”面貌;二,此人死前不久的面貌;三,此人死时的面貌。

后两样可理解,第一种“标准面貌”,到底是什么意思?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余谈鬼:鬼的形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