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仅是指人心,也是指天地万物的本体——宇宙之心,
从宇宙本体到人生涵养都是一个“心”字。
心是万物的本体
有万物之心,才有万物之性;有人之心,才有人之性。
所谓心,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性的作用,是心的本能,心和性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所谓虚,是心的创造力之源;所谓灵,是心的神妙之源。宇宙内的事物千变万化,总根源就是这个心,其中有些奥妙难以用言语形容,然而只是一个熟悉。
心没有不贯通的,心没有不包含的。包含和贯通并不能割裂,所谓心,在外包含着天地万物,而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中和外是不能分割的,天地没有内外之分,心也没有内外之分——以上都是竭力陈说而已。
明白事物的奥妙,成就天道,就只有心啊!我们人类生于天地间,经历的所有事情和变化,都在于根源于心的精神运用得如何罢了。
人心即天理——宇宙之心
道就是天理,是心的本体。你能够明白本体的自然,就会懂得道。懂得心性的本体,就懂得理没有内外。天理,无非是自己中正的本心。专一才能存养,割裂就会消亡,觉悟与不能觉悟的区别就在这里。
人心也能作为天地的本体,只是要使内心广大,然后才能完全作为天地的本体。中正的心(忠),是天下的大根本!如同本心(恕),是天下最高的道!心保持中正即能作为本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如同本心一样扩充开去,使天地各归本位,使万物自然化育,所以践行忠恕之道就能定位于“中”。
所谓本性,是天地的生生不息的根本!它体现在人心上说,是本能。所谓道,就是生生不息的中正之理!它体现在本能上说,是中和。所谓中正,是天之道;所谓中和,是人之道。反其道而行则是偏激走歪路,不足够称为道,君子是不走这条路的。
本心和宇宙是统一的。正如现在火光和火光照着的物体,也是统一的。所以不懂得本心的人,他的领悟不足以谈论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的道理;不懂得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的人,他的领悟不足以谈论本心的完善。
心的本体无所不有,接触事物后就产生义理,感应根源于心,如果把感应讲成是由事物引起的,就不得根本了。在心的层面上是理,处事合乎理就是义——说的是本体和作用。所谓仁,就是心,安放好它就是大;所谓义,就是事,与时俱进就是大。心无旁骛,即心无一物!中正是心的本体。心的中正,是万事万物变化的尺度。
阴阳合德就是道,仁智合一就是德,内外合一就是心,动和静合一就是神。人心广大高明,它就如上天覆盖万物、大地承载万物!体认和存养它,所以使人能与天地相当。
知觉是心的本体,思虑是心的作用
知觉是心的本体,思虑是心的作用。聪明睿智,是心的神妙作用,可通达“仁义礼智”这四种德性。
心怎会没有念头?没有念头就不是心了。心的功能就是思,所谓思,是心的知觉。没有敬,思容易有邪念。所谓敬,是思的规矩,所以君子谨慎去思。
仁是心的本能。所以我希望达到仁,仁就会到来。
人都有心,都是有知觉的。有知觉,不能不运动而产生情感。所谓性,是心的生机。所谓情,是性的作用。
赤子之心,是真正的心!成年人也不要不失去赤子之心,要保存而扩充它。
心学是圣人之学
圣人之道,存在于心,发生于事物,成就于治理,到了极点,人就可以和天、地并列为三。如果在心性之外,去哪里求中庸之道?事情来了,斟酌与协调的是谁呢?事物不会给人带来中庸之道,所以从尧舜到孔颜讲的都是心学。
圣贤的学问是为了彰显本心,而不是要改变这个心。所以说,圣贤的训导,只是心而已。所以于古训上求学问,在于感动和启发自己的本心。内心与书本合二为一之后才可以学习古训,可以学习古训之后才可以发展聪明。学习古训,是为了发挥自己的心,涵养自己的心,警觉自己的心而已。那些只是背书的人,怎可以说他们在学习?
学首先要立心,心立后才可以谈论学,反过来学也可以养心。学习的秘诀是使心归向于正而已,心归向于正然后才能产生义,义产生后从而使各种事物在各自在不能前进的地方停止,从而使天地各得其位。
尽心,即圣道的开始。尽心就能恪守中庸,中庸的心就是忠,以及它的最高境界:懂得心性和天命。圣人之学,是心与事物合一的,因此能够通晓万物之理,从而能办好各种事情。
学者学习的对象是心。懂得心无所不包,只是一理而已;懂得心无所不贯,分开的事物来又各有一理。包与贯,是指心的统摄而已,割裂两者就不对了。学习的最大毛病是支离,从一念到万物,无非是心啊,把心和万物割裂为二就是支离。把内外、本末、心事割裂为二,所以产生支离的弊端。局限内而排斥外,重视心而忽略事;还没有领悟,却说树立了根本,是错的。把心和事物割裂为二,那么圣学就不能显明、不能实行了。
学习贵在纯正,不贵在庞杂;学习贵在专一,不贵在一心二用。纯正,就是专一;庞杂,就是一心二用。专一,向善而已;一心二用,就容易把不好的视作对的。所以君子用专一来保持纯正。
所以学习在于澄清自己的心,澄心然后能谦虚,谦虚然后能受益。学习是要警觉,警觉自己心中的神明,因为神明昏昧,习心就被蒙蔽了。等到从书本上获得感悟,在至理名言中得到警觉,本性自然的警觉,就如唤醒沉睡者。觉悟从而心神完整,才算是知。时常去温习,才算是行。喜悦、仁乐、君子,都以此为根本。认识的识,就是知识,听入耳、在心感悟。
圣人的心体察万物,生长于仁,取舍于义,节制于礼,成功于智。所谓智,是圣学的开端和终结。知道开端和终结,才能循环无穷。
易学即心学
学,就是觉,就叫做警觉。因此,道理都在《六经》上,自己用心感悟后可以与圣人之言互相发明,所以能够使我心警觉。《易》启发我心中的时务,《尚书》启发我心中的中正,《诗经》启发我心中的性情,《春秋》启发我心中的是非,《礼记》、《乐经》启发我心中和谐、秩序。
占卜是易理的表面形象,易理在卦象、在人心,其实都是一个理,凭着卦象去感通其中的理,认识理后内心的邪恶污秽就自然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的易简之学。观察象数玩味言辞,观察变化玩味占卜,就是学习易从而感通心中的理,与洗涤心胸、使自己的心精微深邃,包容万物只是一件事。
中正而永不停息才是对心的存养
惟有心中有主宰,思虑自然安定了。合乎天性的心动才有生机,所以此时希望心动。对物质诱惑心动就会扼杀本性,所以此时希望心不动。因此,能够动心之后才能不动心,充分发挥能动的心可以成为贤能,充分发挥不动的心可以成为圣人。
人能动心然后能存心,能存心然后能养性。所以人心能恒久地知,知所以能警觉地动,德性于是坚定了。然而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不懈,才是入道的门径啊!
应该树立的根本是心,追逐琐事就会流于现象。心不是外在的现象,遵循一个根本就能心事合一。所以说,学习没有先于存心的。心存从而使事理明晰,事理明晰从而使意念诚实,意念诚实从而使意气改变,意气改变从而使气质有所变化。通过学习来变化气质,就差不多了。心的道理产生仁,树的道理产生果实,存心作为根本,反省检查自己以防止外界不良影响,用研讨学习来培育它。无需人力助长,而能够生生不息。
只有人心不可以割裂为二,割裂为二就会支开,支开就会分离。因此,用心不可以有分散。物质欲望不滞留于心,所以叫做虚灵;天理在心中存养,所以叫做充实;只是‘一’而已。动恻隐之心时可以察见仁,动羞恶之心时可以察见义,动辞让之心时可以察见礼,动是非之心时可以察见智,动、静的时候都可以察见心。心只是一而已,动静没有间断。
心的本体无需假借人力,所以明白于勿忘勿助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不用刻意做作,就能懂得了。忘、助都是私心。停滞于事物、遗弃事物,都是忘;迟疑不定、拔苗组长,都是助。学者涵养心,是去除对心有害的东西,心的本能就能够生生不息。何须加以外力呢?没有固定的处所又无所不在,中正而永不停息,也就是所谓对心的存养!
学习是追求心的本能而已。因此,所谓体认,保持觉悟这个而已,只有于自助而不忘本中去体验。沉迷在书中而丧失心的根本,就叫做‘助’。只有能调习自己的心,与忘、助之间而不丧失心的根本,久而久之就能自得。心学其实也没有别的微妙功夫,只是心存的时候,得其中正的时候,勿忘勿助的时候,便能自见得卓尔、跃如。
视、听、说话、行动不合乎礼,就并非出于真心。只有消除并非出于真心的状况,然后才能合乎礼。敬,出自吾心。如果舍弃了本心而只是在外貌上追求整齐严肃,就不对了。心有所感应从而懂得收敛,肃穆与敬是一致的道啊!扩充吾心,从而能够无所不敬。从一念开始保存,直到处事时的施行,都是‘行’,而且事作为施行难道不是从一念开始?这就是所谓的‘存心即行’了。
所谓塞,是心死的原因;所谓昏,是心物化的原因。心的虚、灵,不是由外而来,是其本体具有的。心的塞、昏,不是由内而去,是人欲蒙蔽了它,不过心的本体还是在那里。等到有天觉醒后,穿透了蒙蔽,虚而灵的本体显现了。日月被云遮蔽,不是没有日月;明镜被尘蒙蔽,不是它不能照物;人心被外物蒙蔽,不是心没有虚与灵。心作为万物的本体,它没有内外,没有终始,没有放在外边什么地方,也没有放在外边的时候,只是它的本体。
人们知道富贵功名是快乐,却不知道吾心自然之乐。领悟吾心自然之乐,那么外在的快乐不足以改变它。颜回只是有一颗广大而安定的心,所以他平穷而不觉得劳累也不改变他的快乐,贫、富、贵、贱都和心性不相干。
随处体认天理是心学的功夫
人心沉溺久了,不于澄静中观察宇宙生生不息的奥妙,就会茫然、不懂得何处用力。另外,言语的淆乱也足以损害本心。只有在人事纷纭之中,也不失吾心的本体,才叫做体认天理,而静自会存在于其中。
心没有内而有静。心没有外而有动。既然说有静,静止不动,不就是内了吗?既然说有动,动了却不复归于静,不就是外了吗?所以动是外的枢纽,它的流弊是想做给别人看。静是内的枢纽,它的实用在是因为自得。所以想做给别人看,指的是谋求外;为了自得,指的是谋求内。谋求外的,指的是轻率行动;谋求内的,指的是以静为主。动静的枢纽,在于内外、别人自己之间。
虚见(浮浅之见)与实见不同,静坐久了就会隐然察见吾心的本体,是白沙先生对初学者说的,其实哪有动静的分别!心涵养熟后,虽然终日应对万事,朝廷百官万象,金革百万之众,流离失所、生活困顿,而吾心的本体澄然无一物,怎会有不呈露的呢?不用等到静坐之后才能察见。颜子的瞻前忽后,只是窥见景象,是浮浅之见;至于博约的功夫,是竭尽自己的才能之后,达到了卓尔,是实见。随处体认天理,对于初学者以上都是一样的,不分先后。举止恭顺、处事恭敬、对人忠厚,就是随处体认的功夫,连静坐也在内了。
心保持中正时,天理自然可以察见。难以察见的,在于下的功夫未能使心保持中正。
用心写作才能文以载道
写文章就是审慎发言,言就是心声,与内心相通。
澄心体会,念头就会树立、心中的理就会充足,从而使文思潮涌。一会儿思考,一会儿又动笔,对于辞章的学习也不够,况且是‘载道’呢?
你读书的时候,澄心体认而能够契合,就可以不忘记天理了。在写作的时候,由心中而发,就可以能够通达天理了。天理对于剽窃的人,不也很遥远吗!现在的学子在开始读书、写作的时候,就先有了胜过别人的念头了,先有谋取财利的念头了,听到这个说法的人或者会惊奇从而不相信,反而不能通达。
仁政也不外乎心学
保持内心专一就虚灵,虚灵就会明晰,明晰就能产生善,善产生,才能使义兴盛;义兴盛然,礼才能定立;礼定立,然后才能创作乐;创作了乐,然后百姓才会受到教化;百姓受到教化,然后事理才会得到穷究;事理得到穷究,然后天地才会各得其位,所以天地才能各归本位。
分配田地制是仁政的根本!有田地就会有足够的食物,有足够的食物就会产生善心,善心产生伦理就会明晰,伦理明晰风俗就会纯厚,风俗纯厚礼乐就会兴盛,礼乐兴盛和气就会到来。和气到来就会使天地泰然、万物自若。
古时候的圣王,他的德性宽和,所以他的行政治理得很好。政治修明日益兴盛,他的百姓向中道归化,归化中道成功后,他们的内心自然会和谐、平实。内心和谐,所以他的乐声和谐;内心平实,所以他的歌词平实。内心和谐而言辞平实,这就叫做最好的治理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