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纪录片创作六讲》下

第五章/心像

类型片和制片厂推广的制片人中心制将电影资本化运作,同时以娱乐产品的身份看待电影,这是美国。而在欧洲,广泛存在这基于作者个人的电影市场。我曾在一本伍迪艾伦的对话录里看到他讽刺制片人什么都不懂,还喜欢指手画脚。这里,王竞虽然不认同电影纯粹娱乐的观点,但并没有给娱乐性以负面的评价。

书本身并不是我这种叙述角度,而是讨论作者电影对个人内心现实以及内心与外部关联的表达。从镜头便能看出鲜明的导演特色,比如英格玛伯格曼和塔可夫斯基。且不说把好莱坞电影等同于美国电影对不对,导演的确提到如科恩兄弟这样个性的存在。作者“心像”的魅力与制片人关注的大众消费品的销量本来不是一回事。

“心像”的另一点讲述了文德斯对小津安二郎的崇拜。“西方电影界通过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获得了某种日本精神的印象”王竞认为“电影专业的学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观众来看,不应该纯粹从个人喜欢与否的角度来评价电影”但转过来又说“人的观影经验也是多种多样的,个人化一点的片子有他自己特有的魅力”

讲到个人化,许多家庭影像素材的纪录片都是个人题材,我在拍电影网上到一些旅行的人在旅行途中拍摄的风格迥异的短片,趣味别致。这种作品常常是完全不走套路。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是不是曾经被植入过某种大众化的审美,让一些重复的套路大行其道。而这种个人化魅力的内容仿佛林间小路妙趣横生。

不过这里讲到的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Alexander Sokurow.

第五章最后谈到的是大卫林奇David Lynch,作者侧重讲了他作品企图跨越现实和内心世界的野心。包括《双峰镇》《蓝丝绒》《穆赫兰道》等等。《穆赫兰道》号称最难看懂的电影之一,不过王竞说“很多时候他只不过是颠倒了影片的结构,即使在阅读上造成了小小的障碍,但观众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够将之破译”还坦言的确没有“看懂”的是《内陆帝国》。

这里引用了大卫林奇在《钓大鱼》Catching the Big Fish 中所说的“灵感就像鱼,如果你只想抓住小鱼的话,那么在一个浅水里就足够了;如果你想抓大雨,你就要进入深渊”

第六章/迷踪
终于讲到真实性和道德的问题。开篇举例子讲了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事件。讨论“扮演”或“重现”在道德和真实性上的问题。

王竞在此是认可一些手法的,比如举例说的《细细的蓝线》对案发现场的再现表达。组织拍摄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再造一个类似的场景。和搬演并不相同。这篇文章在最后将真实性归为一种观众和拍摄者达成的现实,真实与否可以换成其他的说法,比如纪录片是否欺骗了观众。假使观众能理解一种呈现方式,就不算违背真实性。而对真实的部分,内容所涉及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或者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认同它是真实就实现了真实性。

最后,对于纪录片的未来。王竞提到了三点:一是戏剧性增强,二是信息量增大,三是游戏化。这在本书的前面其实已经设计到了。

————————————————————————————————————————————

写完这篇每图的读书笔记,几乎摘录了我理解的所有要点。这本书的好不仅仅在于它是我目前看过的最详细最易读的纪录片书籍。同时它没有那么割裂地谈纪录片和故事片。最后,这本书的名字叫创作六讲,创作才是阅读这本书的更好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纪录片创作六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