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卵用的零碎知识————浏览器内核

前言

浏览器最重要或者说核心的部分是“Rendering Engine”,可大概译为“渲染引擎”,不过我们一般习惯将之称为“浏览器内核”。

webkit

webkit是一个开源的浏览器引擎,它的前身是KED小组的KHTML,webkit所包含的WebCore排版引擎和JSCore引擎来自于KED的KHTML和KJS,他的主要用户有Safari、Chrome。

webkit-Blink

尽管上面一众经常被统称为 WebKit,实际上各自都使用了自己的 WebKit 分支或者编译时选项,使得最终的渲染结果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不过大体上 WebKit 社区内部还是比较和谐的,各个成员之间也为维持兼容性作出了努力,直到 2010 年随着 OS X Lion 一起面世的 WebKit2。由于 WebKit2 在 WebCore 层面上实现的进程隔离在一定程度上与 Google Chrome/Chromium 自己的沙箱设计存在冲突,故 Google Chrome/Chromium 一直停留在 WebKit,使用 Backport 的方式实现和主线 WebKit2 的兼容。显而易见这增加了 WebKit 和 Chromium 的复杂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Chromium 的架构移植工作。
  基于以上原因,Google 决定从 WebKit fork 出自己的 Blink Web 引擎:
  现阶段以精简内部结构为主,将删除大约 7000 个文件和 450 万行 WebKit2 兼容代码。
  未来将着重改善 DOM 架构,将使用 JavaScript 实现 DOM。
  提升安全性,实现进程外 iframes 。

(ps:Blink内核是由Google、Opera和Software共同开发的浏览器排版引擎)

Trident

Trident(IE内核):该内核程序在1997年的IE4中首次被采用,是微软在Mosaic代码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的,并沿用到IE11,也被普遍称作”IE内核”。Trident实际上是一款开放的内核,其接口内核设计的相当成熟,因此才有许多采用IE内核而非IE的浏览器(壳浏览器)涌现。
(ps:由于IE本身的“垄断性”(虽然名义上IE并非垄断,但实际上,特别是从Windows 95年代一直到XP初期,就市场占有率来说IE的确借助Windows的东风处于“垄断”的地位)而使得Trident内核的长期一家独大,微软很长时间都并没有更新Trident内核,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Trident内核曾经几乎与W3C标准脱节(2005年),二是Trident内核的大量 Bug等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Gecko

Gecko(Firefox内核):Netscape6开始采用的内核,后来的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 也采用了该内核,Gecko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因为这是个开源内核,因此受到许多人的青睐,Gecko内核的浏览器也很多,这也是Gecko内核虽然年轻但市场占有率能够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ps:Gecko引擎的由来跟IE不无关系,前面说过IE没有使用W3C的标准,这导致了微软内部一些开发人员的不满;他们与当时已经停止更新了的 Netscape的一些员工一起创办了Mozilla,以当时的Mosaic内核为基础重新编写内核,于是开发出了Gecko。不过事实上,Gecko 内核的浏览器仍然还是Firefox (火狐) 用户最多,所以有时也会被称为Firefox内核。此外Gecko也是一个跨平台内核,可以在Windows、 BSD、Linux和Mac OS X中使用。 )

Presto

Presto(Opera前内核) (已废弃): Opera12.17及更早版本曾经采用的内核,现已停止开发并废弃,该内核在2003年的Opera7中首次被使用,该款引擎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ps:Opera现已改用Google Chrome的Blink内核。)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卵用的零碎知识————浏览器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