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之行 | 弦歌声里千帆过,曾记江心一朵莲(下)

镇江之行 | 弦歌声里千帆过,曾记江心一朵莲(下)_第1张图片


焦山烟雨,洒落幽幽江南,明月何时照我还?

风涛千万里,金山水连天,却似江心一朵莲。

——好妹妹乐队《归乡》


焦山 & 金山

在镇江“三山一渡”的壮阔格局里,除了前文提到的北固山和西津渡,还有焦山和金山两位成员。

焦山,因东汉名士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四面环水,满山苍翠,宛如碧玉浮于江中,故有“江中浮玉”的美誉。遗憾的是,焦山距我们所在的城区较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前往。

而似乎更有名气的金山,自古以来就和焦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常常喜欢将两座山相提并论,相互比较。

镇江之行 | 弦歌声里千帆过,曾记江心一朵莲(下)_第2张图片

比如,金山因为寺庙建筑金碧辉煌,占据了大半山体,被形容为“寺裹山”;而焦山景区著名的定慧寺,却完全隐藏在山中,从外面无法窥见真容,故称“山裹寺”。

再比如,金山寺和定慧寺的匾额都是康熙皇帝亲自题写,而苏轼的好友佛印禅师则是金山寺和定慧寺两座名刹的主持,二人交往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而历史上的金山,就像现在的焦山一样,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被誉为“江心一朵芙蓉”,和焦山的“江中浮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镇江之行 | 弦歌声里千帆过,曾记江心一朵莲(下)_第3张图片

《白蛇传》& 白龙洞

金山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又名“江天禅寺”。但我相信,大部分游客对它的向往可能与禅宗无关,而是因为那一部家喻户晓的浪漫传奇《白蛇传》。

在故事中,白蛇为了救出许仙,不惜与法海斗法,上演了一幕“水漫金山”的惨剧,也最终导致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结局,留给人们无限的唏嘘伤感。

故事里的法海总是令人憎恨的角色,对于“棒打鸳鸯”的行为,观众向来十分唾弃。

然而故事毕竟只是故事,历史上真实的法海是一位得道高僧,深受人们爱戴。他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被尊称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或许是《白蛇传》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为了迎合人们的兴趣,金山寺的景区里设有白娘子和小青的塑像。在佛教圣地出现这样的女子形象,也是十分罕见了。

镇江之行 | 弦歌声里千帆过,曾记江心一朵莲(下)_第4张图片

我曾经很好奇,金山寺如此宝相庄严,为何会卷入《白蛇传》这样的民间传说中。而当我看到了金山脚下的白龙洞时,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据宋代《高僧传》记载,白龙洞内原有白蟒,吐毒气如烟蕴,人过则亡。某日,唐代高僧灵坦入洞参禅,大蟒避之,归海而去。而在民间传说中,此洞可以通往西湖断桥。

这大概就是《白蛇传》故事的创造者选中金山寺和法海作为配角的“理论依据”吧!


镇江之行 | 弦歌声里千帆过,曾记江心一朵莲(下)_第5张图片

芙蓉楼

大唐天宝元年,有一位名叫王昌龄的才子出任江宁县丞。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距镇江近在咫尺。

辛渐是王昌龄的好友,今欲远行,计划从丹阳渡江,经扬州北上洛阳。丹阳,便是镇江在唐代的称谓。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王昌龄陪伴辛渐来到丹阳城,在芙蓉楼把酒饯别。前方就是浩瀚江水,再多不舍,也唯有止步于此。

站在芙蓉楼上,目极千里,江天辽阔。一时间,万千感慨涌上心头。王昌龄挥笔写下了两首赠别诗,以慰友人前路漫漫,孤旅难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写得太过动人,以至于“芙蓉楼”这三个字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意象,无论何时想起,都能感受到诗中的离情别意。

也许有人会问:可是在湖南洪江也有一座芙蓉楼啊,王昌龄也曾在那里做官,如何判定这首诗写得就是镇江的芙蓉楼呢?

当然可以判定。因为《芙蓉楼送辛渐》其实总共有两首,只是第一首的名气太大,将第二首完全掩盖了。那第二首便是这样写的——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金山寺景区里,修复后的芙蓉楼与冰心榭、掬月亭等景观组成了一片风光秀美的建筑群,回廊曲折,相互勾连,映着湖光山色,典雅别致,清新如画。


中泠泉

中泠泉,被唐代名士刘伯刍誉为“天下第一泉”,原是扬子江心的一处泉眼,位于金山之西。那时的金山,还是一座被称为“江心芙蓉”的小岛。

后来,随着河道变迁,中泠泉随金山移入内地,曾一度失去踪迹,直至清代同治年间才再度被发现,演变为现在的样子。

如今的中泠泉就在距离芙蓉楼不远的地方。有鉴亭可以赏泉,有茶室可以品茗,有楼台可以登临,有故事可以追慕。

风雅之人来此,或小聚,或畅游,寄情山水与诗文,纵无杯酒助兴,亦足以慰平生。

在去寻访中泠泉之前,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毕竟是现代社会,面对重重污染,泉眼的遗迹能被保存下来已是万幸,至于水质如何就不要再奢求了。

等见到中泠泉的真容,还算略感欣慰。虽然不复“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的清澈甘美,也早已不适合饮用,但至少那泉眼仍是活的,依然有汩汩的泉水在跳跃涌动。

而中泠泉从江心上岸的神奇故事,在中国几大名泉里也称得上是一桩妙谈了。


————————

后记:

两天一夜的旅行,镇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这座城市产生无限的好感。

但客观来讲,比起江南一带,苏州无锡等地景区的精致和用心,镇江的景区建设水平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就目前的状况,许多景点的设置还是显得有些随意和敷衍了。

而且,镇江如今大力推广白娘子文化,私以为,有种买椟还珠的感觉。

放弃那么多有据可考的珍贵历史资源不谈,却抓住一个传奇故事作为重点,去和早已深入人心的杭州白蛇传文化抢资源,难免有些费力不讨好。

当然,这些仅是个人观点。并且,完全不会影响我对镇江的深情与厚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镇江之行 | 弦歌声里千帆过,曾记江心一朵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