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间的故事

      公司有个温馨的茶水间,是两年前大老板刚上任时花了大力气改造的。

      原来只有巴掌大的仅能盛杯开水的弹丸之地,被改造成了设备完善的厨房,不仅宽敞明亮,还配着冰箱、微波炉(4个),水槽、橱柜,零食架,能出热水的小厨宝,以及一张白色的小方桌和几把五颜六色的椅子,让人看了就赏心悦目。更为关键的是,原来直接接自来水重复烧的小锅炉被更换成了新的,并加入了净水器过滤,再也不用担心水脏污垢了,我瞬间感觉自己的生活提了一个档次。

      改造结束后的当天,大老板亲自把我们带到茶水间,以蜗牛般地速度仔细走了一圈,那架势宛如教皇欣赏米开朗基罗刚刚完成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作,就差揭开幕布那一瞬间的仪式感了,所有人在那一刻,都发自内心的高兴。

      初见改造后的茶水间,顿感惊艳,就好像突然看到聚光灯下的明星,我按捺不住想拍照的冲动,手机“咔咔”作响。在公司这么多年,“艰苦奋斗”的思想早已嵌入了我的骨髓,每天排着长队热饭,喝着重复烧的“千滚”水,冬天洗手冻的嘴歪,这些都好像成了常态,我总认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那是回家想的事,而事实上,总有人会在所谓的“适应”中慢慢麻木。

      头次在公司享受这种家人般的待遇,实在有点受宠若惊,我开始给家人、朋友到处发送茶水间的照片,以后面试过新人,我也会把他们带到茶水间看看,那感觉就像拿着自己孩子的奖状到处炫耀一样,倍儿有面子。

      但是很快,洁净的茶水间就发生了循序渐进的变化,有时冰箱空间会被长期不用、或是成箱的东西占用,而且一放就是好几天,挤得大家的饭盒都没有了存身之处;有时会有吃剩的菜被倒在水槽中,导致水池的水只有涨潮没有退潮;还有时因为洗杯子洗碗或抹布,桌面会被搞得一片狼籍,地上全是水,搞得大家走路都小心翼翼;更有甚者,用筒接净水器出来的热水洗拖布……

      说实话,大家初见茶水间欢呼雀跃的时候,并未想过要制定茶水间的使用规则,因为我们都觉得这是家呀,爱都来不及,怎么会有人把自己的家搞得乱七八槽呢。但事实上,行政部开始不得不多次发邮件,提醒大家把冰箱里不用的东西拿走,提醒大家要注意环境卫生,提醒大家节约用水,但收效甚微。


      我记得两年前在美国旅游,回国时,发现上飞机前还是见了老外微笑打招呼、麻烦别人时说“sorry”的彬彬有礼的中国人,转眼到了中国境内,还没下飞机扶梯,就有人一口痰吐在地上,同一群人,仅仅换了个环境,便有了“中国特色”,难道真是因为在国外吐痰会被罚款才导致大家素质改变?其实不然,所谓的素质高是指遵守规则。在国外,大家之所以遵守维护公共环境整洁的规则,是因为知道环境的美好和自己息息相关,你会因为遵守规则而赢得尊重。而在中国,尊重不重要,面子更重要,公共环境“关我啥事”,要的是自己爽,于是环境下的“破窗效应”凸显,有了第一个破坏规则的人,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我不知道还需要多久,这种“低素质”才会消失,但我总在想,如果你把公共环境当作自己的家,你还会觉得事不关己吗?

茶水间的故事_第1张图片

      有次看篇文章说,公司不是家,因为家不会让某人离开,而我认为你若有了把公司当作家的觉悟,公司不会希望你离开。

只有当你有了把公司当做家的觉悟,你才会当自己的主人,做事不将就;只有当你有了把公司当作家的觉悟,你才会换位思考,不给别人添麻烦;只有你有了把公司当作家的觉悟,你才会明白“小河有水大河满”,你为公司着想,公司因你变得美好才会更好。

茶水间的故事_第2张图片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我在家就是这样,不爱收拾房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在自己家尚且如此,又怎能想象你会自律上进,成为优秀呢?

      我的一个同事,富二代,每月零花钱都是上万,可他花公司的钱比花自己的还要省,笔用完了换笔芯,一张纸两面打,即使买个公司报销的礼品,他都要精打细算,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为此,他练就了一身能将“稻草说成黄金“的本领,什么东西本来一般,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人人都抢的香馍馍,你说这样的人哪个部门不抢着要?他晋升很快,几乎连升三级,因为他有把公司当作家的心态,他更关注细节,力求尽善尽美,让别人舒服,而有这种心态是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的习惯。

      忘了说了,其实茶水间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顶部那盏灯,它圆圆的,没有特别的外形,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不完美却过着真实的每一天。但是它特别明亮,整个茶水间的温馨可爱,全部因它的照耀而显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盏灯,既点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茶水间的故事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水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