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将抖音分享的内容进行屏蔽后,用户分享的抖音内容将无法显示在微博用户的信息流中,这表示微博已经开始对今日头条进行封杀,而这或许也仅仅是个开始,二者的争斗会持续激烈,更多碰撞和摩擦上演。
去年的今日头条就和微博关系十分紧张,双方不仅进行口水仗,还曾经对簿公堂,对于今日头条的各种扩张行为,微博是极为不满的。就像早期微信封杀淘宝分享的内容一样,这次微博做的更为直接:封杀你,没道理。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孵化的产品,他的价值在于将短视频平民化,特别是加入了音乐这个理念进入其中,既不失技术含量,创作的内容又特别有意思,加上微信和微博的流量传播和今日头条的支持,快速火爆也就成了必然。那么,为何微博要屏蔽抖音?难道真的是为了打压它?
短视频的江湖,抖音如何逆袭?
短视频为何如此火爆或许是因为它的内容性更强,它的粘性更高,用户更加喜欢视频类的内容。无论是各大自媒体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视频类的内容创作已经成为了主流,也是平台大力扶持的对象,抖音赶上了好时候才会火爆起来。
自从2016年上线以来,抖音已积攒了不少的用户,2018年春节日货用户达到6186万,增长了78%,堪称恐怖。在抖音平台几乎是全民皆兵,只要你想,就可以轻松进行视频创作,平台会为你提供模板。即便是相同的套路,因为有了人物的差异性,才更加具有观赏性。对于短视频江湖来说,这就是创作的基础。
特别是在抖音上线之际,美拍等老牌短视频平台已经具有规模,而且还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但不同的是抖音不光是一个创作型平台,还是一个内容分发平台,用户的视频会被今日头条全平台推送,用户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视频分享到微信、微博等平台,只要内容好,就不怕传播不出去。在今日头条将旗下各大平台的粉丝进行合并之后,抖音便成为了今日头条的主流视频内容提供者,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将各种信息展现给观者,并能持续不断的为用户推荐相同类型的视频,不少用户一刷抖音就停不下来,甚至是达到晚上不睡觉的地步,可见其魔性魅力。
那么,它的商业价值在哪里?一个是平台的创作价值,一个是用户价值,一个是传播价值。平台创作的短视频越多,平台可操作性、使用性就越高,只有使用平台的用户多了,平台才有被投资的可能性,今日头条、微博是如此,抖音也是如此。
微博出手并非是一件好事?
微博的价值在于分享,早期平台内的短视频主要来自于美拍的分享,后来抖音才火起来。当然也并非是绝对的,微博是一个社区,是由一个个的用户组成的整体,用户有权发布自己喜欢又不违规的内容,而他们可以选择将这些内容分享给所有的用户亦或者是自己的朋友圈子。但对于平台来说,只有贴合用户所想,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的社区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社区,才能把商业价值深度挖掘出来,任何一平台以未来发展为借口的损害用户利益的行为都是对用户的流氓行为。
微博之所以针对今日头条就是因为今日头条开设了微头条频道,与微博的功能相抵触,二者处于绝对竞争的对立面。微博不允许自己的竞争对手来挖掘自己的平台用户价值,但是屏蔽对手产品的信息流真的是对自己是有利的举措吗?
不然,商业的最高境界是以别人之长为我所用,实现共赢。抖音虽然是今日头条孵化的产品,但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微博用户发布分享抖音的内容实则是可以提高平台内容质量和数量的。互联网本身就是无界的,你虽然可以封锁传播的消息内容,但是却无法封锁人心,有时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微博出手封锁抖音外链后,微博自然会减少一部分的流量,而这对于微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用户逃离微博后进入今日头条或者抖音还会分散微博的核心用户价值,造成平台价值的流失。
微博与今日头条之争愈演愈烈,短时间难有结果
微博如今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无论是用户数、营收还是利润值,但是今日头条确实是他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在对方快速崛起的现在,微博却失去了活力,创新产品几乎没有,一些改动也是仅限于原有的组织结构之上的微调。而今日头条不仅孵化出了抖音、西瓜视频、悟空问答等超级IP,还推出了微头条,将平台内部转化为更加高效的”微博“模式,微博不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二者的竞争接下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1、用户和流量之争
媒体平台的价值在于用户活跃度,在于流量的价值,微博和今日头条都不会放弃这方面的争斗,他们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这个上面。
2、产品创新
虽然今日头条孵化了不少的产品,但与微博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在平台用户的体量以及活跃度、定位上都是不同的,一个关注草根,体现平民化,一个关注时尚青年,体现的是时尚化。接下来二者将会积极参与竞争,推出创新型的服务和产品,以打击对手。
3、产品定位的差别
今年的今日头条主要是进行海外扩张,其在泰国、东南亚等地已经具有规模,而且还收购了不少海外媒体企业;而微博主打的还是中文社交,不像抖音那样具有可国际化的潜质,这就是产品之间差距,而且是不可弥补的差距。
笔者认为微博此次屏蔽抖音针对的就是其背后的今日头条,二者竞争已经摆在明面上,微博不可能任由今日头条挑战它的地位,而最终的结果可能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来,还是要看谁更能贴合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