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懂事的父母

01放学不敢回家

小羽是小区的“明星”孩子,三岁能背诵三字经,四岁千字文,五岁的时候就能流利掌握乘法口诀表,还时常跟我们这些大人讲“火箭的故事”、“恐龙的故事”,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我们都觉得他以后能成为一个科学家。

吃早饭时,妻子无意间提及:刚刚在小区门口看见小羽了,一个人拎着一袋子的包子,还有粥。我问他怎么买了这么多的早餐?小羽说,给爸爸妈妈买的,还有弟弟。我再问,小羽就一溜烟跑走了。

小羽的父母都是来一线城市打拼的超级学霸,虽然经常自嘲说自己是“小镇做题家”。他们都毕业于985高校,有博士学位,现在在大学里面教书。

2013年国家允许双独二胎,他们打算再生一个孩子。虽然一线城市养娃不容易,但是他们似乎挺喜欢孩子,小羽不就培养的非常优秀吗?再生一个,就是双倍的优秀。

我和妻子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我们虽然结婚两年了,但是还背着一堆月供,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一胎都要慎重考虑,二胎更是叹为观止。

有一天下班,傍晚六点多,我在小区门口看见小羽独自一个人在走,来来回回从一号楼走到六号楼,再从六号楼走到一号楼,他家在五号楼一单元。小羽就像钟表上的指针。我下车跟小羽打招呼“哇,小科学家!”小羽看见我,先是笑笑,然后跑走了。

小羽才七岁呀,他脸上的笑让我难过,这种世故本该是属于成年人的,怎么一个孩子也这样。

后来我找到小羽爸爸,跟他提及那天在小区里看到的事情。

小羽爸爸倒吃了一惊说: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我还以为小羽放学晚了在学校里做作业呢?

我说:你心可真大,他还是七岁的孩子呢?

小羽爸爸说:最近学校压力重,回家还要照顾二宝。小羽是个优秀的孩子,我对他很放心!

可是正是他说的“放心”,让我“担心”。

每一个“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懂事的父母_第1张图片

02“你就不能让着弟弟?”

有一天,我在小区打篮球,又看见小羽,我冲他招手。

过去都是小羽爸爸带他来打篮球的,可是爸爸太忙,小羽只能自己来了。

我跟小羽比了个手势,左手是六,右手是七。

小羽脱口而出:“六七四十二!”

他还是那个聪明的孩子,可是眼神却有了这个年龄不应有的忧郁。

我问他:小羽,你爸爸妈妈又给你生了个弟弟,有没有得到你的同意呢?

小羽说:我同意了。

我说:你真懂事。

可是小羽又紧接着说了一句:我又不能不同意。

可以看出,小羽对于即将问世的弟弟,内心是很矛盾的。他长期已经习惯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现在多了一个弟弟,就意味着爱的分割。

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小羽跟父母形成了“亲子依恋”,一旦“亲子依恋”受到了威胁,这种痛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小羽说,现在妈妈晚上已经不会讲故事哄他睡觉了,因为妈妈要去照顾弟弟。

有一次小羽跟妈妈争取:妈妈你把《稻草人》的故事再给我讲一遍好不好,我还想听一遍。

可是妈妈说:我已经给你讲过很多遍了,弟弟在哭呢,你要懂事。

小羽坚持:妈妈,讲完故事嘛。

妈妈生气了,批评他:小羽,你能不能让着弟弟!

从此小羽学会了沉默,这句话让他一夜之间长大。他失去了《稻草人》的故事,他要长大。

随着弟弟一天天的长大,他发现小羽的玩具,就拿来玩。小羽不肯,妈妈又批评他:小羽,你是哥哥,为什么不能让着弟弟?

仿佛“让着弟弟”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小羽表示不满,爸爸妈妈很容易就可以指出“小羽,我们生弟弟,可是问过你的意见了哦。”

对的,小羽那天说的是“同意”。可是我难以忘记,小羽在篮球场上说的那句话“我又不能不同意”,他能怎么办呢?他只是个孩子。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才是爱的施舍者,小羽只能得到他们的爱,现在他们说,要从小羽身上拿走一部分爱,小羽尽管不愿意,可是又能如何呢?

一个孩子的无力感让人心疼。

03他懂事了

有了弟弟以后,小羽变得更“懂事”了。

小羽的父母夸他,小区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夸他。

人们纷纷向小羽的父母取经,你们是怎么培养这样又聪明又懂事的孩子的?

每到这个时候,小羽的爸爸就会滔滔不绝的讲出一番“育儿经”,小羽的妈妈则在一旁微笑。

可是我知道,小羽的“懂事”其实是一种早熟的“悲伤”。

他学会了早晨六点钟去小区门口给全家人买早餐,他学会了在弟弟吵着玩他的玩具的时候扭过头去做作业,他学会了用心写好每一个汉字,学会了做完题目后还要检查好几遍答案......

后来,小羽总是考班里前三名,期末的时候会带着奖状回家。

可是爸爸妈妈却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只是简单的点点头,然后说“继续努力”。

因为像小羽这样的孩子,他必须优秀,必须懂事,可是他的懂事却换不回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了。

04他的孤独无人知晓

他长大了,考了重点中学,主动跟父母提出要住校。他们当然同意了,因为爸爸下班很晚,妈妈还要带着弟弟争分夺秒地奔赴各个兴趣班。

小羽只在周末的时候回来,有时我会在球场上看见他。他变的强壮了不少,我问起住校的生活,小羽轻描淡写地聊了两句,仿佛这种事情不值一提。

小羽还是那个优秀的孩子,他变得更优秀了。听说,还得了编程大赛的二等奖。爸爸看了看却说了句:还可以,就是代码还可以更漂亮点,下次争取一等奖。

父母已经习惯用大人的方式来要求小羽了。

我跟妻的孩子也念小学了,我们轮班每天上下学接送孩子,带孩子去游泳课、钢琴课、数学课、画画课。深知养育一个孩子的不易,也越来越理解小羽父母的“缺位”实在是身不由己。

可是,小羽的孤独无人知晓。

我想,小羽的父母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呢。

今年我跟妻策划再要个孩子。我们决定做好下面几件事:

我们决定认真地咨询大宝是不是接受再要一个弟弟妹妹,只有大宝同意了,我们再生。

我们决定在怀孕期间,让大宝一起见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我们决定在有了二胎以后,不能减少对大宝的爱,陪伴不能少,必须做到一视同仁。

我们决定,当新宝宝在跟大宝抢玩具的时候,我们要说:这是哥哥的玩具,你去玩你自己的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一个“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懂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