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的一个未完成的书评

上一篇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了。翻了一下笔记,书倒是也翻过十几本,也不缺自己标注是好书的,但是总是没能坐下来再好好写一篇观感。原因嘛工作比较忙自己有点懒是不用说了,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是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现代艺术的“深渊”——原本只是买来在新年回国的旅途上打发时间的《现代艺术150年》,为我打开了这一扇神奇的大门,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除了这一本,后来还翻着看了格林伯格的《艺术与文化》,天津大学陈高明老师的《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读完了书不明白,又上了清华大学张敢老师的公开课《西方现代艺术史》,看了一些MOMA的“In the Studio”系列视频里的how to paint like 某某某(比如毕加索)的视频……去博物馆瞻仰大师们的真品那更是不用说了(btw,蓬皮杜里的展品真是太感人了 ToT)。即使这样,仍然觉得有太多可以说的。今天,先随便说一点,开个头。

这本书有一个很好的序,是陈丹青写的,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中肯:“眼前这本书不是史论专著。作者贡培兹甚至没有读完中学——这也正是我的学历:我竟全部读毕了他的书”。简单的说,这是一本作为门外汉的你我也可以读完的书。这可能跟作者提到的“将单口相声的技巧用于讲解现代艺术”的出发点有关。它把令外行眼花缭乱毫无头绪的现代艺术史,组织成了一条线性的时间线;同时书中穿插了相应的时代背景转换和艺术家圈子里可以串联多个人物的八卦故事,有效的避免了成为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罗列清单。

谈起现代艺术的作品,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看不懂”。为什么艺术圈会搞出那么多我们看不懂的作品呢?最简单省事的答案就是那帮人疯了,毕竟把看不明白不能理解的东西说成是疯子,也是我们人类的惯用手段就是lol 你说你想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好的书的第一章,也是唯一一个在全书时间线之外的章节,就是从这个“看不懂”的问题切入的。这一章跳过了19世纪末发生在欧洲的起源故事,直接来到了1917年的纽约,讲述了马塞尔·杜尚,和他著名的“小便池作品”——泉,的故事。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的一个未完成的书评_第1张图片
马塞尔·杜尚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的一个未完成的书评_第2张图片

这样一个生产线出产的“污秽玩意”,而且杜尚甚至除了签了个名和它都没什么实质性的互动关系,怎么就成了一件传世的作品呢?其实这正是一个完美体现现代艺术价值取向的例子。现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往往和时代背景、首创性、和作品背后的观念有关。比如杜尚的《泉》,如果脱离时代背景只看作品本身,顶多就是一个哗众取宠、不知所云的玩笑。但是我们注意一下年份,1917年。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摧毁了欧洲无数年轻的生命,乃至摧毁了整整一代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的时间点。在那个时间点上,即使是远离战火的人,也是怀着对现状的失望和厌恶的。

在这个大背景下,身在纽约的杜尚,就策划这次对自己所在的“艺术圈”的反叛,来表达这种失望和厌恶。除了是一种宣泄,他的反叛也是有明确的话语和目标的,如书中所说

媒介总是第一位的,只有先具备了媒介,艺术家才可以通过油画、雕塑或素描将他或她的理念呈现出来。杜尚想把这一程序颠倒过来。他认为媒介是第二位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是理念。

也就是说,杜尚认为并且呼吁:在一个作品里,艺术家是画画还是雕刻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做得怎么样,统统是其次的,重要的是要表达什么。是不是很颠覆?用现在科技界的流行术语,这完全可以叫做reinvent了艺术啊!于是他从自己开始,买了个小便池,签了名,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作品。这件作品的理念就是:艺术不需要既定的形式要求,也不需要有权威和经典。换句大白话,就是在说,脑子锈掉、装腔作势的老家伙们,你们都过时了,看我恶心不死你们……

那这件事的价值在哪里呢?首先,在他之前没人这么干过。现代艺术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首创性。这种首创性不一定是第一个想到,而是第一个顶住压力把理念付诸实践。毕竟对于一个小有成就的艺术家,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去反对整个主流艺术界,必然是要承担和忍受很多压力的。第二,这个理念,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影响和启发了无数的后人,和后来的艺术发展走向。当我们站在今天,回溯过去,这种以一己之力开启了和旧时代的决裂的作品,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的。

但是这件事就像20世纪初的数学体系的公理化一样,也有一个恶果。就像一个知乎答案中说的,“杜尚把艺术家拉下了神坛,同时也把观众拉进了深渊。”从此以后,现代艺术就成了一种艺术家占据话语权和信息上的绝对上风的游戏。艺术家负责表达,观众则被迫分为四类:

  1. 看不懂直接绕道走的
  2. 看不懂却假装看懂的
  3. 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懂了的
  4. 盲目坚信自己已经看懂的

比如根据作者在书中所说,作为伦敦泰特美术馆的专业人员,一般都属于第三种。

作为一个总结,在这一章的结尾作者说到:

在我眼里,就欣赏和享受现当代艺术而言,最好的起点不是去判断它好还是不好,而是去理解它何以从达·芬奇的古典主义演变成了今天的腌鲨鱼和乱糟糟的床。和大多数看起来难以理解的东西一样,艺术就像个游戏,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是它最基本的规则,以便让曾经令人困惑的一切开始变得有意义。

就是这样。

现在回到之前我们提到的那个”看不懂“的问题。有了这些理解之后,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三个字——“不要怕”。因为

  • 第一、连专家也不完全确定自己能看懂大部分的现代艺术作品。(他们有时候也就是第三类观众)
  • 第二、其实我们看不懂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看不懂内容,而是看不懂这种东西为什么叫做艺术。这个问题,上文提到了,需要通过了解作品的背景,和读懂现代艺术这个游戏的“基本规则”来解决。简单地说,是可以学习的。
  • 第三、看懂了为什么这种东西叫做艺术,我们还是看不懂这东西为什么值那么多钱,这也没关系。这不是不理解艺术,只是没理解艺术收藏品的估值定价而已。首先我们刚讨论《泉》的时候说道了,很多东西是有历史价值的。就好比第一台Apple II电脑现在值好几十万,可是你觉得那玩意作为一台电脑还能有什么用?但是不会有人否认那确实是一台很珍贵的电脑。除去历史价值,那些尚未被历史证明的作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灰色的什么洗钱的事情虽然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也很大,但是这里就先不考虑了)。比如爱马仕的皮带我也觉得贵,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我不是爱马仕的目标客户,我根本就不在那个决定它价格的供需关系里。这也就是说,我觉得爱马仕的皮带不值那么多钱这个观点,已经让它的最终价格失去了评判我的估价对错的资格了。所以如果你看懂了一些抽象表现主义的背景和观念,还是不明白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价值上亿,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不是那些艺术收藏品的目标客户,所以那幅画最终卖了多少钱并不能证明你的判断是对还是错。某种程度上,有些艺术品值钱的原因,正是因为你我这种俗人不明白。Paul Fussel在《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这本书里早就总结了,有钱的上层阶级是如何给自己塑造身份认同的。当然,他们自己是不会承认的。

所以,“不要怕”。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的一个未完成的书评_第3张图片
杰克逊·波洛克 -《1948年第5号》2006年11月3日拍卖价值达到1亿4千万美元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的一个未完成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