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解读青春密码20180811上午 - 草稿
步骤:
①三人一组二树一鼠
二树十指相扣架起来行成一个保护区,鼠在下面蹲着。
②按口令变化队形
猎人(树静鼠动)
光头强(树动鼠定)
大森林(全动)
青春期因人而异,略有差别。
我国1980年开始重视家庭教育,1981年在北京推广。
pro1:
女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开始穿胸衣?
上下缘长度超过16cm
pro2:
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始?谁来做?
越早越好,女孩由妈妈,男孩由爸爸,学校比较无力感。
eg:1小男孩遗精,未清洗身体器官腐烂。
eg2:紧身裤会导致无精症。
eg3:早熟9岁骨龄13
原因鼻炎药里含激素
建议:
饮食和药品,家长要细心留意。
eg4:早恋高中生,女生父亲建议男生父亲,逆反约起离家出走,深山七个月怀孕,分开,女孩子另换城市入学读书,人生道路改变。
分析:
其实原来两个孩子可能只是懵懵懂懂的好感而已,外力的干预反而使他们逆反,做出疯狂的行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我并不认为这件事情对于男孩子的伤害一定小于女孩子。
这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效应,成年人学习掌握一些青春期沟通技巧,绝对是有必要的,原本可以用化骨绵掌解决的问题,非得搞得最后用九阴白骨抓,摧毁一切。学校的老师是第一道屏障和保护伞,首先出现了破损,家庭里的监护人又没有采取合理科学的处理方式,最后酿成令人难过的结果。
早恋,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伪概念。亲密关系的处理方法是人生必备技能,也是决定一个人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让孩子有底线有责任担当,温馨的家庭氛围,好的家庭教育是关键。
小插曲:
老师问哪一位伙伴在青春期没有喜欢过异性,全场四百余人,上图的小伙子举手一枝独秀,老师说,小朋友你还没有进入青春期,哈哈。。。。。
一枚认真听讲的好孩子。
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优点中有缺点,缺点中有优点。
不仅仅是教育,任何事务的处理都是关系第一位。
体验活动“贴标签”
步骤:
①红黑蓝三种颜色标签贴在每位成员的额头。
②进行交流,只用表情,不允许说话和手势交流。
红色热情
蓝色淡漠
黑色躲避
③占位归队。第一次站定后给一次重选的机会。
④说感受。
启示:①黑色都没有站错的,逃避是死地,无回应之地即是死境。
视频《凤梨母女记》
这是一个“授子以渔的”故事。泰国一对母女以卖凤梨为生,小姑娘看着母亲的手起刀落模仿帮工,家庭清贫。同学吃冰激凌她很羡慕却懂事地从未向母亲讨要过。妈妈看出她对此美食的喜爱,提议做凤梨冰棍给她吃。清贫的日子也可以有很多小情趣和小温馨。最终成品十分之美味,小姑娘打算拿去卖,妈妈没有阻拦,十分支持,也并没有插手此时,全权交给小姑娘自己来做。小姑娘胸前挂着小冰箱开始在街头叫卖却无人问津,十分沮丧地回家了。妈妈建议说要去考察市场啊!小姑娘跑去市场里观察各种摊贩店铺的售卖场景,回来后自己美化冰箱外观,标清楚价位并设计诱人的广告语“像雪梨一般的凤梨冰棒,清甜可口”,最后大获成功。
片尾出示妈妈的心声,将来哪天我不在了,也知道你能过得很好。
14年开始学习家庭教育时某节课的老师说过,比起把财富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其实是指培养孩子赚取财富的能力。
东坡先生晚年得幺子,娇生惯养,去世时十分牵挂。临终前令其蒸一锅馒头给他,说是自己的心愿是可以吃到幺子亲手做的馍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心肝宝贝儿,这等粗活儿自是不会做,在下人指导协助之下总算搞定,端至床前已然驾鹤西去。只留下几句话:
吃自己的饭
流自己的汗
靠天靠地靠祖宗
不算是好汉
也许是杜撰的故事,却很有深意。
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再缧述。
男外女内的家庭分工无可厚非,但实际情况家庭教育中父教是无可替代的。见惯了太多的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孩子,追根溯源是家庭教育方法或家庭环境(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出现问题。几乎不存在父亲参与度足够,方法基本对头,孩子出现问题的案例。
奋发上进,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给妻子儿女一个更好的物质环境,这很好,也是一个男人社会责任和家庭担当的体现。
但疏于家庭中情感的沟通,怠于孩子的亲子关系维护,尤其等到青春期出现问题,金钱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要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无法外包,不能外包的。
时光不可逆,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逆,关键期关键帮助,让孩子成长成为一棵顶天立地的树,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应该是可以自立于社会。勿论做出卓越贡献兼济天下,至少可以独善其身,不成为社会的负担。
肖方舟问妈妈烤串里的孜然是做什么的,妈妈让他自己找答案。他写了20封信给上海的各个研究所和科研机构,请求使用他们的实验室进行研究,最后收到一份邀请信,三个月得出上图的研究结论。
抛开魔都丰厚的资源不论,二十封的申请信就是肖方舟最终能有所成的重要因素,死磕到底。让人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写信申请图书馆基金的场景,6年×52周=324(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实际上提出问题之后的深入钻研和思考,坚持到底的韧性,更为关键。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优点需要激励唤醒鼓舞
步骤:
①自己说一个自身的优点
②圈外的人问:还有呢?
一定要充满好奇的口气问,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能。
独立放手,家长的身体力行和榜样模范作用更为凸显,放手太晚或方法不得当,孩子的自理能力行成的就会特别慢,或者难以自理立。本质上来讲,我认为这是一个培养责任感的问题,家里的各项事务最好全体成员一起讨论共同承担,小孩子也要参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小豆豆们很乐于参与的,朋友家的宝宝糖糖一岁多来家里吃饭,朋友让她帮我摘芸豆角,教几次后,做起来也是有模有样。豆筋肯定是摘不干净的,偷偷检查一下就是了。去她家好多次见她在厨房帮妈妈打下手(其实就是在玩儿菜,或者是捣乱),一个大胡萝卜削皮儿能削出坑。三岁多就主动帮忙摘韭菜了。不在于做得多快多好,重在参与而且在过程当中专注力得到锻炼,学习做事情的方法,培养耐心,知道大人做饭的过程,饭菜不是海螺姑娘变出来的,有很多复杂又好玩儿的过程,磨炼心性,还能增进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简直一举多得。拿洗菜盆,扫把,整理东西,每次来找我吃饭,都会干各种各样的工作,虽然很多时候会帮倒忙,但是我们都很开心。小朋友吃到自己摘的菜做出的成品,那滋味应该更美好吧!
必须上两张图
一小时高效的陪伴强过一天低质量的相处。
对于父亲来讲更是如此。
体验活动忘记了。。。。。。
eg:
朋友家男孩子(妈妈是校长)成绩在学校排名第五,学校在重庆市排名第二,高三下学期四月份告知家长不想上学了,求助咨询后休学。得偿所愿玩音乐一年,主动要求复学,后入顶尖大学就读,音乐社团吉他手。
分析:毫无疑问,这个孩子是幸运的,父母在教育系统,懂行,而且理念科学。万幸的是孩子还有音乐这个爱好,如果一无所爱,那不仅结果未可知,中间的调整过程怕是又会艰难许多倍。
音体美一向被认为是无用的,常被打入冷宫,偶被翻牌也是有极其功利的目的,三主课是正宫。而实际上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些兴趣爱好的浸润,可以增加我们生命的韧度,滋养我们的灵魂,伴我们渡过漫漫人生路上最黑暗的那段路程。
洪兰教授的专栏里曾提到过攻读计算机学位的儿子课表上居然有美术鉴赏,她感到十分诧异。儿子解释是导师要求的,说是理工科科目思维是单项的,问题答案是唯一的,而艺术没有唯一答案,其发散性有助于思维的开拓和提升。就此看来即使出于功利的目的也应让孩子对艺术略有涉猎。
艺术熏陶和浸润还可以增加生活小情趣,提升幸福感。
(例子大脑搜罗中。。。。。。随后奉上)
莫扎特奏鸣曲最为适合胎教,对婴儿的大脑发育极有好处。讲过这个观点的老师,一个巴掌数不过来,所以然需要再去查一下资料。
课程感受:
1、谁的青春不迷茫,很多时候成人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疏于学习又使得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与生机蓬勃独立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格格不入,无法沟通。反求诸己,还是要先反思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自己的认知、态度和情绪才是属于关注圈的范畴,可以自立做主改变的,影响别人尚且不易更何况要去改变他人。不能物化孩子,他们是一个独立于你我的生命体,给予足够的尊重。想要孩子做得更好,首先要让他们感觉很糟,这是个谬论。强自尊才能产生强自律。
3、实践出真知。理论先备着也是好的。
20180811(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