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归因与决定论

  睡在床上看到有人在问科幻小说是否可以是推理小说,硬科幻是否就是好科幻。这些问题本身就提得有问题,是常见的“单元归因佯谬”,即将一个复杂系统的行为或特征归因为一个单一因素,是一种病,得治。
  但这种单元归因并不是罕见病,也不是普通人才有搞研究的人就没有。学术上各种决定论倾向的言论都是如此,比如地理决定论《枪炮,病菌与钢铁》,或者气候决定论《气候创造历史》。这些书背后都是一群专业科学家的辛勤智力劳动成果,但依然难逃单元归因的错误。相比来说,《史前十万年》(不是那部逗逼电影)和《重回人类演化现场》算是综述性质,并没有这类问题——但,也没有太突出的地方。

  人类石器时代留下的大脑的局限性其实已经很显然,那就是极难实现多进程,也很难很好地处理多线程。这种运算同时性与同步性上的缺失也体现在对复杂系统的多重动因的掌握上——人类几乎无法在一个多重动因的复杂系统中自如地找出恰当的描述手段,而这一问题的原因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描述目的与系统动因之间的关系难以掌握,因为这种一对多的结构太过复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多重动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实在难以理清——《失败的逻辑》中就用了几乎所有的篇章来论述所有那些可能出现的动因结构以及它和人类所预想的之间的不同,并在很多地方就是拿研究人员和教授群体来开涮的。
  所以,我们看到,能让人记忆犹新的都是单元归因的大作,从而结论自然是有失偏颇的;而那些试图把握住整体的论述,却只能达到综述的层次无法精进。
  因此,单元归因可以看作是人类大脑的天然Bug,除了体现在无意识或者下意识地使用单元归因外,也表现为对于复杂的多重动因结构本质上根本无力掌握。
  这一弊病在现代复杂科学诞生后就更加明显了——虽然这句话并无意抹杀人类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和即将取得的卓越贡献,但在其中我们也不要忘记:大部分工作其实是依靠算法和强力计算机来完成的而非依靠我们的人脑。

  有人将其归结为西方现代科学的基础还原论,并寄希望于东方传统神秘的整体论。这里且不说东方的传统是否可以被理解为整体论以及整体论这个名词到底是否对应真实存在的概念客体,仅说这种归结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还原论并不是单元归因。
  还原论所作的是找出系统的动因,但仅仅是找出,并描述,却不会将系统归结到某一个动因上。换言之,还原论的“还原”所意指的并不是“归结到单一原因”,而是“还原出所有可能原因”,因此还原论并不是单元归因,这是彻底的两码事——将还原论理解为单元归因本身也就犯了单元归因的错误。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石器时代的人脑已经越来越无法处理信息时代的事物——不单单因为信息时代的信息系宗极度复杂,也因为光就积累到信息时代的历史资料而言,也已经复杂到超出了石器时代人脑的处理极限。
  就这点来说,恐怕继续认为未来的世界属于人类,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迪斯尼童话故事了。

  当然了,作为一个独立进化的智能物种来说,如果很主动地认为下一个时代与自己无关,这样的心态恐怕也不是演化可以演化来的。
  这必将是一个充满悲伤的故事。

  想明白这点,我就很主动地起床,然后在自制手抓饼中挤了一条粗粗的芥末——不能只享用一个因素的美味,而要尝试多重口感,不是么?

  PS:毫无疑问地,本文也采用了单元归因,所以本质上也是一篇佯谬文,欧耶~~~


----------------------------------------------------------------------------------

如果你觉得这篇东西写得还行,愿意打赏我一口咖啡,请戳打赏页~

     本文遵守创作共享CC BY-NC-SA 3.0协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单元归因与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