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_第1张图片

      这段足不出户的假期,给足了中国无数家庭培养亲子关系的时间,但父母和孩子亲密相处的背后多少家庭在上演亲情大战?

      这本书或许可以让父母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当下的教育,孩子不是成绩优异就高枕无忧,也不是成绩差就无药可救,北大高材生弑母案或许就是其中一个故事的翻版,故事中的家庭多数是台湾中产家庭,也许只能代表亲子关系群体的某一部分,但反馈的问题却仅仅是冰山一角,细思极恐,那些优等生看似乖巧的面孔背后有多少冷漠和犀利?差等生那双叛逆嚣张的眼里又藏有多少自卑和无助呢?

      都说好母亲是一所好学校,好母亲的标准是什么?台湾的女人无论婚前学习工作多么优秀,还是要选择走进婚姻,而婚后最终的使命还是去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岂止是台湾的女人,中国整个社会的女人亦然,母亲的角色总是要做出牺牲去取悦丈夫取悦整个家庭,但母亲内心的缺失谁来填补?故事中的主人公妈妈也有高等学历,何尝不知晓教育子女的道理,但可怕之处在于高学历母亲依旧逃脱不了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

      我们这一代子女,不管放养还是掌控,每个人成长或多或少都受原生家庭伤害,就像书中所说,父母从不丧失对子女的爱,爱是一种能力,但爱的方式需要练习,父母没得到疼爱自然也没学会疼爱下一代,哪怕父母曾是子女最相信的人,但子女的伤害也往往来自最在乎的人,被轻视,被对比,被否定,被思想控制,被规划人生,被道德捆绑,太多太多……好在这一代曾经的子女如今为人父母已经开始觉悟,在反思自身的同时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也在不断修改爱的方式。

      故事最后,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的母亲更多的是子女成长的陪伴的角色,而不是子女人生的操控者,母亲带他们书店的阅读经历,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仅仅是母亲自己有这样的阅读爱好,也是母亲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知识的遗憾,所以母亲阅读的优雅身姿才会悄然印入作者眼帘,这样的“身教”大于一切“言传”。

      我想:母亲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中找得到价值感在家庭中找得到自身的存在感,任何自身的遗憾缺失不该寄希望于从子女身上弥补,孩子不是黏土,任我们的喜好捏来捏去,孩子也不是容器,任我们填补自己的遗憾缺失,我始终相信身教大于言传,有着独立人格的父母才会把正确的人生观“身教”给下一代。

      要知道,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也是!我也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