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瑞吉欧PBL工作坊收获(一)

2018年11月24日-25日两天参加了一个幼儿PBL工作坊,主讲人是好友兼我心中的轻熟女性自我成长标杆——诗霖(Lisa)老师。

感觉又参与了一次集体工作生活,节奏很喜欢。例如,中午匆匆吃饭,晚上早早睡觉,防止第二天回起不来;工作坊前一天晚上紧张、激动到失眠。有了早起的要求,我晚上会早早洗漱好,哄孩子睡觉,自己睡觉,然后早上略带紧张地起床,看资料,出门去上课。我希望自己保持这样的节奏。

工作坊的内容和环境也带来很多惊喜。环境方面,认识了人,跟人对话时的思想交流;跟其他人中从破冰、到交流、到共同讨论项目、到分享、到一起吃饭、到加微信;诗霖老师精心设计的破冰、醒神、项目体验、欣赏式访谈等环节也让我受到启发以及产生相应效果。

工作坊内容方面,第一天的项目体验让我感到了孩子在实际项目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疑惑:核心问题如何在大、中、小之间把握一个合适的范围,扩展方面究竟会影响核心问题的范围还是可以保留到项目过程之中用于知识点的延伸?

主讲者自身的实力方面,让我惊叹的除了知识技能掌握的速度以外,还有经验迭代的效率,例如,从第一天的PPT线性式讲解到第二天手动可视化表达的案例分享为主、PPT内容为辅的授课方式。效果是,第一天我个人无法跟上讲课进度,主讲人需要时常前后翻PPT以让展示内容跟得上自己的网状授课思维;第二天我几乎全程跟着主讲人思路,且几乎全程做了课程记录。

还有让我感到占便宜的地方是,由于跟主讲人熟悉,近水楼台的我问到的问题,在课程上得到了专项解答:如何自学?做专项解答的是主讲人的先生,我的大学学长酒葫芦-大师般存在的人。他从历史角度和领域突出贡献人物角度讲了如何从某个领域从小白到“专家”。后一点让我启发很大:相比我目前没头苍蝇般这读一本那读一本,从知识源头汲取知识的效率高太多——先找到领域内的几位重点人物,通过论文、维基百科、重点人物写的书及其传记等源头性资料将该人物“榨干”,研究完几位这样的人物后,对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已建立;之后只需要在知识体系中某些需要应用或细化的节点选择性地看相关书籍、论文、设置公众号资料即可。

反观我自己的学习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点:一、并未有选择性地对作者进行可信度加权;二、完全想不到用以上先织网后找重点的方式来学习;三、并不重视领域内的重点人物,而只是把他们当做历史老爷爷般的符号,殊不知,他们才是需要花费时间攻克的高峰。因此,学习效率不够高,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还有个从下到上的方法:看公众号。即认准一个靠谱的专业人士,将其公号/博客/文章从头到尾嚼烂。这样的好处是,认知负荷小很多,易上手,符合最小行动。

我还被主讲人“划重点”地提示了两方面的注意:一是对孩子的规则感建立;二是我下一阶段的学习重心在于自信和关系。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加瑞吉欧PBL工作坊收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