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以怎样的速度生活?|*thinking

去年4月,和璞璞、蛋蛋毕业之后第一次和导师交流,听着他们和李师聊新闻和八卦,分析起来头头是道,而我只能安静吃饭。原本就打算换工作的我,下定决心辞职,想找一个像蛋蛋那样“有意义”能“忙碌些”的工作,当然我做不到一周通宵三五天。


换了工作之后,发现其实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在忙碌和清闲之间切换。也曾一个活动之后出两三篇稿子写到半夜,也会连续两天加班到无法思考还得冷静下来写稿子、编微信。当然也遇到了连续上了三天班,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打卡记录的情况。像蛋蛋那样或许是“四大”之所以成为“四大”的缘由吧。


两段全职的工作经验,让我想起了李师说我“你觉得别人厉害是因为他们有多年经验”,经验和思想是两回事。历史学背景的李师看事情的态度和我在中文系遇到的老师有很多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境界”吧。站在历史长河上谈论今日之事,有一种“子在川上”论道的哲学味道。


文人的世界里浸淫久了,出来之后就发现自己愈发浅薄。做新媒体运营,技能甚至技巧也都跟得上,但是和互联网行业的同行聊起来,越发觉得思维方式的差别导致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该以怎样的速度生活?|*thinking_第1张图片

原本平静下来的心,又悬了起来。丰富经验是他人可以指导甚至指挥自己的充分条件,思想是自己能够走出自己的路必要条件。只是有些时候,工作并不需求自己有思想。可是没有了思想,我还有什么?自由而无用的人呵。


曾经羡慕见谁都能侃侃而谈的人,自己还是学不到会。习惯安静看书、严肃做事,少了私人空间之后,总是担心自己不合群。面对盛情,却之不恭;礼尚往来,于是得抽时间思考如何回应以及更好地回应。迟钝如我,总是很久才发现有人是真性情,有人是办公室政治。或许我适合做一个独行侠。


当工作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和活动区域都重合的时候,就很难去平衡,也或许是我不会管理时间。小伙伴开玩笑说“对哦~你们在学校住,不下班的。”尴尬地笑了笑才发现,买了米却很久没有熬粥了,外卖也不知道点什么了。


微信很久不更新,也不知该写些什么,能写些什么。想好的稿子,第二天被自己推翻,跟自己说这种情绪不对,或是时机不对。考虑越多,就越难写出东西来。


适应了工作的节奏之后,开始更多地规划和平衡生活。三月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有时间怀疑或踟蹰,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让项目落地,安安静静去做,总会有收获甚至是惊喜。也是从三月起,用记手账的方式促进自己坚持跑步,看书,思考,想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的节奏。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很喜欢新海诚的电影《秒速5厘米》,“该以怎样的速度生活,才能再度与你相遇?”这句台词,曾经让我困惑许久。现在却从贪婪和欲望中生出了新的理解:过好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变更好,才能在和小伙伴们重逢时,从容不迫,相谈甚欢。


该以怎样的速度生活?|*thinking_第2张图片
《秒速五厘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该以怎样的速度生活?|*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