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次演讲

      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工作总有要面对的演讲,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演讲者。

      脑海里想过很多演讲主题,什么投资理财,运动健身,但最终因为架不起框架,乏善可陈,只能作罢。最后抱一抱《得到》APP的佛脚,和大家分享一本书,书名叫《干法》。(演讲备注,书名倒叙并加以解释)。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作者,这书的作者叫稻盛和夫,现年86岁的老人,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他白手起家(就跟在座各位一样)创办了京瓷和 KDDI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78岁高龄时又临危受命,担任日本航空领导人,用仅仅一年就将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扭亏为盈,并创造了历史最高利润,成为业内传奇。

      两家世界500强的创始人,这牛逼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本书的内容与核心,这书是作者对自己长达5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揭示工作对于人生的根本价值。每一个追求成功与幸福的人,都应该首先理解工作的真正意义,学习正确的“干法”。下面和大家分享两点,工作的意义和工作的态度。

      工作的意义,提问互动:人为什么要工作?对这个问题,我们会说,这还用问吗,工作当然是为了赚钱,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先阐述反方观点)这当然没错,但如果把赚钱当成工作的唯一目的,我们就难免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理想的工作当然是干得少拿得多,轻轻松松发大财,如果能什么都不干,躺着挣钱更好。换句话说,工作是一种为了挣钱而不得不承受的苦役,越少越好。这是现代社会普遍持有的一种工作观。

      (正方观点)书中稻盛和夫的观念认为劳动是一种高贵的行为,对劳动精益求精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最典型的就是近年来人人都在谈的工匠精神。(现场互动)有没有哪位小伙伴发表一下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植入广告,楼盘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什么匠心打造之类的词,他们的匠心打造其实是不是可以可以理解成我们的工作,我们为楼盘呈上了力求完美的包装方案,从设计师的设计稿,策划师的方案书,再到将纸上的东西美仑美奂的展现在客户面前,帮助了楼盘更好的激发了客户的购买欲。掌声送给自己!回到书中来,书中举了好几个例子来阐述工匠精神,无一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单一重复着同一份工作,不断雕琢打磨着每一个细节,力求完美。其中一个做了几十年的木工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把工作当成了使命,把作品赋予了生命,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句话,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内涵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大家自己消化。这是书中阐述工作的意义,磨练灵魂,提升心智。专注于自己工作的人,都是人格厚重、灵魂高贵的人。

      下面我们接着讲一下工作的态度。

      稻盛和夫23岁参加工作,到80岁时仍然在经营企业,50多年来一心全扑在工作上。很多人不理解,就问老先生:“你为什么要这么拼?”老先生回答说:“因为我通过努力,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这话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为什么是“通过努力才喜欢”呢?

      都说最好的工作就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只有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够拥有持久的动力,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或者即使知道,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一时无法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还有人历经千辛万苦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却发现实际的工作内容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所以说,一个人能够从事自己一开始就喜欢的工作,其实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人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干起。那怎么办呢?有些人以不喜欢这份工作为理由,消极怠工、牢骚满腹,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稻盛和夫就说,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人生态度,只会白白浪费掉自己的才华和机会。必须要积极转变心态,想方设法使自己爱上手头这份工作,将它变成自己的“天职”。对此,稻盛和夫说:“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不管喜不喜欢,先一心一意埋头苦干,自然就会做出成果;有了成果,自然就会得到肯定和好评;有了肯定和好评,自然就会更有动力和信心投入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吸收到了新的行业知识,不知不觉地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这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通过努力喜欢上自己工作”的含义。

      好啦,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啦,谢谢大家聆听。 (鲜花和掌声)

      上面洋洋洒洒的一千多字,其实只是之前我的一份演讲稿的准备,直到这里才是关于那一次演讲的叙述。这样的分段落和结构,连我自己也有点忍俊不禁,但却不忍舍弃。

      一周前得知难逃演讲,为了不至于临时出丑,站在台上无言以对、无话可说,还是提前做了点准备功夫。虽然如此,而在此记录下的,还是一次失败的演讲经历。

      从选材,到准备稿件,再到臆想演讲现场,从台风到互动,到怎么从题材套入到现实,再到怎么从现实凸显到在公司聆听的同事,怎么去获得共鸣,这一系列的过程,演讲前一直在脑海彩排了N次,还特意学习了一门课程《怎样成为演讲的高手》。如此万事俱备,料想成功,却忽略了真正站在中间时被大家眼神聚焦的那种压力和传说中的台风。回想起那时的举动和心理压力,确实丢人,所有在脑海彩排的流程全部打乱,演讲稿的顺序也可以说无章可循,想要做的现场互动几乎变成了个人独白,身体似乎扭曲站着都别扭……好吧,尴尬回首。

      站在台前演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之前是太轻视了,臆想与现实根本是两码事,演讲稿准备得好不代表演讲得好,看着别人演讲时稳重的台风,诙谐的互动,激昂的陈述,这些都是背后下过的苦功夫。或许没太多窍门,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失败了需要面对,受挫了需要改正,选择了需要进步。姑且对自己说一声,自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一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