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能去一家创业公司,经历从几个人开始逐渐团队到告诉发展再到急剧衰落,真可谓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二十来岁,就代表着你拥有更低的试错成本,但是年轻也代表着阅历的浅薄,经历这么一遭,可能收获不像年长位高者体会深刻,纵然如此,我们也应该尽量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看到和经历的事情,更深入的去思考这些事情的背后的对与错,让自己的经历转化为经验。
企业使用与价值观
从一开始,我们似乎就没有确定我们的企业使命,导致拿到钱了后,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好,最后被逼无奈只能忍痛砍业务线,砍业务线是对的,关键是没能做好人员安排,导致一大波优秀运营人才的流失,如果此时能及时补位进来一批能力相当者也许也能帮助公司度过这个波折,关键是优秀的人才,没有那么容易找,怎么办,退而求其次,找一些稍微差一点的,稍微差一点的呢,也未能把控住对人的最低要求,导致什么样的人都进来了,这批人把公司搞得乌烟瘴气之后,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公司就需要继续找人。那外面的人也会想,你们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人,是不是本身就有任务,这样优秀人的人更不会来了,进来的只能是稍微差一点的,这样恶心循环就开始了。一直到现在,运营总监还是一个几乎被所有人不削的人在担当。
归其根本,其实是公司没有使命,遇到诱惑时,忘了本;缺乏使命,至多让我们在业务层面多走弯路,但是缺乏价值观,就会阻碍企业文化的建立,这样的一家创业公司没有任何特点,普普通通,员工没有朝气和斗志,很多人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这样的公司根本不值得我们加入。企业未能在一开始就逐渐培养团队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用人观上也存在很大的失误,引入了一些不仅平凡而且品行不佳的人进来。踩了坑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魄力去把企业中的毒瘤割弃,任其溃烂、发酵和腐臭,最后扩散到周边,把正常的肌肤也都污染了,关键是这些毒瘤位高权重,产生的坏作用更能根除,业务他们就没想着根除,迄今为止,这样的人还在,这倒也是一个奇葩了。
在这样缺乏企业使命和价值观的团队中,技术团队也不会被尊重到哪里去,他们把研发办公室成为网吧,大家都这么叫,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其实,技术团队是需要被尊重的,把具有创造性的工程师,叫做IT,把办公室叫做网吧,是对技术同学莫大的侮辱。在当时我就应该站起来杜绝这种情况,但是我就那么仍无发展了,没有思考这些不经意的表象背后对技术团队深层次的影响,技术团队文化,在但是似乎已经被遗忘了,过之错,谁之责?
不懂技术
虽然现在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人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未来人们都生活在程序的世界中,编程就像语言那样成为人们基本的技能之一,但是事实是很多创业公司老板和员工不懂技术。
1. 老板不懂技术
老板不懂技术没关系,但是需要对技术有一定的尊重和认可,认可其未来可提供的价值。“技术往往被短期高度,长期被低估”。老板不懂技术的一个场景就是,看到别人家有一个什么系统,我们也要有,并且期望本周上线的那种,“买?”,有人会这么提议,但是受限于资金的压力和系统的二次研发周期,很多时候买不能解决问题。
当网站出现了故障时,老本跑过来一顿痛骂,“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就做不好呢”。这样的次数多了,似乎老板就会对技术丧失信心,我不清楚从一开始还是后续的发展最后导致了老板认为“研发是成本中心”,对公司的价值不大,可有可无。我认为一个不懂技术且对技术完全不尊重的CEO对技术总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技术总监如果此时不能扭转局面,很容易导致技术团队死去,很不幸的是,我们没能做好这部分工作,当我们都离职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技术团队被一个运营同学统管,也许这就证实了在这家公司中“技术团队名存实亡”的语言吧。从一个汇聚了大部分优秀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团队沦落到这种情况,实属可惜。
2. 下属不懂技术
大公司缺人招不到优秀的人,对于创业公司更加难了,半年的招聘工作一直在持续,就是招不到靠谱的人,最后招进来的人也就只能帮我们做做基础的工作,对于富有挑战的任务,担当不起来。一线的研发同学,每天加班都写不完的业务代码,业务代码一遍一遍的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为了单一模式的熟练工,缺乏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技术,而是他们已经陷入了业务的死循环中,不能自拔;没有精力去做这部分工作。当然,我自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创业初期和中期,业务高速发展,人员配备不足,接连几个月每天2~3点重复做业务代码。一个是自己似乎忘记了个人成长,自己沉浸在以为实现业务代码就是个人能力的提高,2年下来,在经受市场考验的时候,差点市场竞争力。
下属不懂技术还有管理者必须规避的问题,那就是“收起上帝之手”。但是我做物流系统,新同学来了,很多习惯不太好,分配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质量也比较差,我基于线上减少故障的考虑,每次对他写的代码就全部进行重写一遍,就这样做了几个月,我自己不仅累的要是,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成长;我如果一直这样做,他永远得不到锻炼和成长,所以我需要放权,让他自己上路,要他们敢于犯错,有时候犯错是最快的学习手段。要让项目按期上线并且故障尽可能少,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手段,比如“每日站立式晨会”、“CodeReview”,这两个我觉得在技术团队实行不错的两种方案。
不懂产品
由于我们在招人策略上的失误,导致引入了一批质量相当地下的产品经理,很多之前都没有做过产品,连原型图都不回话的同学都来做产品了,似乎产品这个岗位真的成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成了老板的传话筒,老板或者运营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完全没有思考,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加分析,导致后续研发加班加点做了很多功能,上线后都没有使用过。产品团队内部管理混乱,各种相互不服气,我觉得是管理者责任,对于“小白带小白”的现象,大家也都漠视,并对研发说,产品不行,研发自己来做,研发协助产品成长,这话不错,但是研发似乎也有研发要做的事情,没有责任培养如何做产品的工作,这明显是管理者为了推脱责任的方法而已,并没有去努力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说白了,没有魄力去开出一个认为不合格的人。
工程实践
协同任务
在研发整个流程中,虽然我们引入了“每日站立式晨会”、“CodeReview”,但是还是有些时候,对一些项目的推进上,信息不能及时同步给大家,我们尝试使用JIRA的任务工作流看板的模块。需求管理、故障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都在JIRA上进行,后来客服的工单系统也都全部记录在JIRA中,当然我们期望通过JIRA的插件,与我们现有的SCM后台进行打通,但是这部分富有挑战性质的任务没有人认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我们对JIRA的使用,绝对是发挥到了极致;每个小组都是自己的看板系统,明确记录了未来要做的事情,现阶段在做的事情,已经做了的事情。后续大家有需求都会自定义自己的模块,JIRA变成了比微信进行企业交流更有效的手段。使用JIRA再也不怕事情被跟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采用JIRA的项目进度管理,我们曾经也尝试过采用白板自定义看板的方法,但是约束力不够,后续大家都不进行维护了,导致实行了一个多月后,项目看板衰败的样子。
(请忽略被修改后已经废弃的项目看板)
项目质量
我们的质量团队同学曾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基于Jenkins的Pipeline构建项目依赖关系,并进行自动化构建和测试用例的执行,在办公室的里弄了一个显示器,用于展示电商的每个模块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似乎,在业务高速发展期,对自动化测试用例的要求有一些奢望。
(以前在阿里TAE团队的实践,在创业公司的时间图片未找到)
项目复盘
做项目复盘有助于我们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价移改进,是促进业务、项目健康发展闭环链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说看到的是,在业务层面,除了对生鲜项目的失败做了复盘之外,别的项目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复盘,在技术层面,每次会对线上故障进行复盘,这个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觉得只在故障上做复盘是不够的,每次大的事件都应该做复盘,比如大促的支持、重大项目的延期和上线等。从阿里对双十一、双十二的技术保证就能看出,复盘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几乎每一次压测,每一次提升或者不足都会进行规模性复盘,有些复盘是从上到下的全员参与。
绩效考评
对于企业初创期公司,投入多,产出少,主要以人治为主,所以此时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必要性未能体现 ,可以没有绩效考评制度,但是年终总结主管要能给出团队成员在优秀、一般、不合格中的分布情况,如果这个都给不出的话,那是主管工作失职,不能成为一个合理的领导者,需要进行管理者培训。企业成长期,经过了原始积累,扩张速度快,经营战略目标得到确定,这时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如何通过提高公司各部门工作效率保证目标实现的问题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此时企业绩效考核被摆到重要位置上,得到应用并处于不断完善状态,可促进企业发展。但是,在我所在的那家创业公司中,从开始到后来我离开的2年中,一直都没有建立应该有的绩效考评机制。年终人才盘点怎么做呢?HR给了一个非常偷懒的方法,那就是大家都一样,就是俗话说的“**吃大锅饭**”,付出多人和不付出的人收获是一样的,人都不是傻瓜,你这么干,那些不努力的人自然很爽,因为什么都不用干,也可以拿到不错的待遇,但是对于那些努力为公司付出的同学来说,就非常的不公平,付出再多,结果也一样,那为什么还要付出呢?这会让团队丧失危机意识,优秀的人不愿再待在这里,因为他们觉得在这里没有收益,不对优秀的付出给予金钱上的肯定就是不认可,所以他们选择离开,因为跟你耗不起,时间是宝贵的,反而那些不怎么优秀的人更愿意待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技术团队能够独善其身?我们是没能做到。
经历了这么一遭,也算是明白了很多之前在阿里内部不以为然的事情原来并不是理所当然,别人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如果在大公司进行全面推广,一定是有其使用价值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不可生搬硬套,但是需要思考什么是适合自己当下的,企业发展的不同过程中,什么是必不可少不能偷懒的,有些事情,你现在偷懒了,将来必将付出巨大的成本,期望以后再加入创业公司的时候,不再犯同样的错误。